首页 > 社会

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是不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

更新时间2019-05-05 12:43:15

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是不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其主动行动()

A主要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

B证实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必然性

C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是从世界的稳定和和平出发


求助!这道题 最好要有解释。

emm谢谢大家!

A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而且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B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不是因为尼克松本人主动做了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理所应当地享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但是,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26届联大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提案国提议的2758号决议,决议驱逐台湾当局驻联大的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终于被承认。这是中国和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长期斗争而取得的重大胜利。


C错误。建交时间不正确。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抛出“双重代表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过不同渠道频频向中国领导人挥动“橄榄枝”。1970年9月27日,已经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面对美国方面的政治动向,中国领导人积极回应。1970年12月,毛泽东接见斯诺,他对斯诺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1972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1978年底,中美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从此中美正式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这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D错误。美国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也看到中国在国际事务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 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1966年2月12日,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讲话中提出, 美国应在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同时, 尝试同中国接触的可能性。

1966年7月,约翰逊总统在一个题为《亚洲和平的要素》的讲话中, 呼吁在亚洲的敌对国家相互和解, 重申他对进行双边接触的兴趣。 这是15年来第一位美国总统对新中国做出的最为和解的姿态。

在中国方面, 苏联于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 中国对苏联扩张主义的担心增大, 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 公开把苏联视为比美国更大的威胁。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发生, 并在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中达到了顶点, 两国都在共同的边境地区大量陈兵。尼克松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把中苏分裂看做是当代世界上最深刻的国际冲突之一。当尼克松政府迫于国内反战运动和国际局势的压力实行美国逐步从越南脱身的计划时, 中美之间矛盾的重要性减轻了。

实际上, 早在1967年尼克松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越南后的亚洲》的文章。他强调,“将来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可能是很有限的”,美国不应当“ 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尼克松接受了基辛格对世界的看法, 认为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种双边冲突的时代业已结束, 世界出现了由美、苏、中、日、西欧五种力量组成的多极结构, 美国应在这个“多边外交的新时代”中利用中苏分裂, 并在五种力量中心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您之所以认为这一个选项有点扯,就是因为美国至今为止仍然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所以,有点扯。


反正中国重返联合国席位,美国是投了反对票的。

反对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玻利维亚、巴西、新西兰、中非共和国、南非、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达荷美、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加蓬、冈比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科特迪瓦、高棉共和国、莱索托王国、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耳他、尼加拉瓜、尼日尔、巴拉圭、沙特阿拉伯、斯威士兰、上沃尔特、乌拉圭、委内瑞拉、菲律宾

这个题如果是单选,就是A,如果是多选A、B、D;个人意见。

其主动行动(B证实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必然性),中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成为爱好世界和平的先例,中国有资格加入联合国,为世界和平作出榜样。

分析政治家的意图首先要结合国际国内的背景,冷战形势下苏攻美守,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经济停滞,而此时中苏交恶

分析政治家的意图首先要结合国际国内的背景,冷战形势下苏攻美守,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经济停滞,而此时中苏交恶,处于共同利益,共同面对苏联的压力,两个昔日的敌对国开始破冰交往。美国总统的发言是美国的战略利益的体现,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和平,而是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

中美联合公报.

选A,根据当时形确定。

都不是,实际上就是拉中国防苏联。

背景。国际环境的变化决定因素

答案是A的,因为当时中国跟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美国正在跟苏联冷战,为了拉拢中国,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上一篇:业主委员会成员在公共地带乱搭乱建怎么处理

下一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