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现代火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更新时间2019-02-01 06:02:17

如果说齐奥尔科夫斯基解决了火箭的理论问题,戈达德和冯·布劳恩则解决了火箭的技术问题。

罗伯特·戈达德是美国最早的火箭科学家,1909年开始进行火箭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3年后,他点燃了一枚放在真空玻璃容器内的固体燃料火箭,证明火箭能在真空中工作。1919年,他发表的报告《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阐述了火箭飞行的基本数学原理。1926年3月,戈达德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火箭:用汽油和液氧作为推进剂,长约3.4米,发射质量为4.6千克,飞行延续了约2.5秒,最大高度为12.5米,飞行距离为56米。这枚火箭证实了液体推进剂的可行性,从而使他成为现代火箭的鼻祖。到1945年去世之前,戈达德进行了34次火箭发射,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也没能获得官方资助。后来,为纪念这位火箭科学的先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位于美国东部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大型研究中心命名为“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

与戈达德比起来,冯·布劳恩要幸运得多。他1912年出生于德国,16岁时看到了德国航天先驱、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的著作《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从此迷上了星际旅行。1930年,布劳恩在柏林工业大学参加了奥伯特发起的德国空间旅行学会,协助奥伯特进行液体火箭测试。他的毕业论文详细论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和实验,被评为特优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德国V-2火箭的研制工作。V-2火箭以酒精和液氧为推进剂,全长14米,发射质量13吨,弹头1吨,飞行弹道最高为80~100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冯·布劳恩到了美国,领导美国的航天事业。1946年,美国发射了一枚V-2火箭。这枚飞到80千米高空的火箭是用来进行太阳紫外线观测的,它开启了太空科学的新篇章。


是由二战德国,德国科学家发展起来的。

从德国远程弹道火箭发展而来

FENG冯布劳内吧,钱学森的老师,是奠基人

姚明麦迪发展起来的

由于空间探索的需要

二战开始发展起来

现代火箭是从气球、飞机、飞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具体轨迹如下:

飞机成功飞到空中后,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加遥远的太空。但是,无论气球、飞艇还是飞机,都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无法飞到大气层外,飞向太空。科学家们开始设计和研制现代火箭,利用火箭的推力将人类送入太空,著名火箭专家戈达德和冯·布劳恩是其中的代表。

戈达德1882年出生于美国,中学时,他读了科幻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对太空探索和火箭设计产生了兴趣,长大后,他开始从事火箭研究。戈达德最初研制火药火箭,并在真空箱中成功点燃了火箭发动机,这个试验证明,火箭可以在没有空气的大气层外工作。

在试验中,戈达德发现,固体火箭的效果不理想,于是,他转向液体火箭研究。1925年,他制造了第一台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几个月后,他研制出了一枚长约3米的液体火箭。1926年3月16日,戈达德点然引信,火箭冲上天空,飞行了56米后落下。戈达德激动得跳起来,说:“这一下,我创造了奇迹!”

戈达德打开了液体火箭技术的大门,十几年后,德国著名科学家冯·布劳恩发展了液体火箭技术,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现代火箭——V-2火箭。V-2火箭的成功,使人类向征服太空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科学家终于找到了飞入太空最有力的、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运载工具——现代火箭。

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美军和前苏联军队攻入德国。前苏联抢走了德国火箭试验场的许多设备和图纸,美国人则带走了躲在教堂里的冯·布劳恩等科学家。两国科学家在V-2火箭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推力更大、更为先进的运载火箭,美国造出了“红石”弹道导弹和“丘辟特C”火箭,前苏联研制出了“P—1A”火箭。

现在,运载火箭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大家族,美国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是火箭家族中比较有名的大力士,它们能够轻松地把20吨重的物体送上太空。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中国作为大国,必须发展自己的运载火箭,这其中就有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曾经参加美国导弹核武器研制工作,回国前就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1950年,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听说这个消息,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直到1955年9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钱学森才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钱学森回国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召开会议,专门听取他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和设想。随后,钱学森被任命为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着手发展火箭技术。那时,我国工业水平非常落后,连汽车都造不出,科技人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火箭。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火箭“T—7M”顺利点火升空。这枚火箭长5.3米,主要用于高空气象、生物和新技术试验。毛泽东同志亲自到现场观看,他高兴地对科学家们说:“好啊,你们干的不错。要继续努力,搞出更好的火箭。”同年,在钱学森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出了第一枚导弹。

1965年,钱学森向中央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获得批准后,他和科技人员随即转入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第一枚三级火箭研制成功,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长征1号”。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拔地而起,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到了预定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

科学家在长征1号的基础上,又相继研制出了长征2号、3号、4号运载火箭。目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四大系列十二种型号,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完成了一百余次航天发射。

现在,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推力更强大的新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预计将于2012年前后完成。届时,它将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之一,能够将25吨重的登月飞船或空间站送入太空。


二战时期的武器

相关标签:现代

上一篇:腹肌在床上练好还是在地板上练好,

下一篇:我以前经常锻炼身体的现在背上有白癜风还能继续锻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