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桐城最近的港口是哪个

更新时间2018-11-29 09:57:49

桐城市 - 安徽省县级市 

桐城,古称 "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241毫米。

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下辖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总人口75.5万人。

桐城,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目前桐城市有主导的六大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称号。桐城有国家4A级嬉子湖生态旅游区、4A级桐城活海欢乐水世界、4A级黄梅酒业文博园景区和3A级桐城文庙·六尺巷景区,是文坛"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全市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3个街道,198个行政村、23个社区。两个开发区分别是: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分别为:新渡镇、双港镇、青草镇、范岗镇、金神镇、嬉子湖镇、孔城镇、吕亭镇、大关镇、唐湾镇、鲟鱼镇、黄甲镇;3个街道分别为:龙眠街道、文昌街道、龙腾街道。[1]

折叠新渡镇

新渡镇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因古时官设渡口于此,故名新渡。现辖19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7.1万,全镇国土面积117平方公里。镇域环境优美,区域优势明显,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南北。另南连古城安庆,北接省会合肥,西距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仅30分钟车程。

享有 “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全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安徽省重点中心镇” 、“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

折叠双港镇

双港镇位于桐城市南部,风景秀丽的嬉子湖畔,镇域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现辖20个行政村,镇域总人口6.2万人。

双港镇是桐城市的经济重镇,是声名远扬的“塑料之乡、鱼米之乡”、“教育大乡”。先后被列为安庆市、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中心镇,2003年全镇压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9亿元。连续多年获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安徽省发展乡镇企业“百强”称号,1998年底获安庆市“小康乡镇”称号。

折叠青草镇

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怀、潜县(市)交界,旧称“青草塥”,系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几百年来一直是桐、怀、潜三县(市)边境经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镇内交通便捷。全镇辖2居委会、20政村,人口7.42万,面积170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全省195个中心建制镇之一。属全省百强镇。

全镇综合经济势力位于桐城市乡镇前列, 是有“放心米”称号的“青草香”和无公害“青草香”生产基地,有青草香菜、干沙泥鳅、麻丰糕等传统土特产品。镇内建材精品——优质黄砂资源丰富,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镇属企业蓬勃发展,以刷业、塑料、纱布卫生口罩、劳保制品、铁砂、电机槽楔、环保餐具、“青草香”大米等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有700多家,经济格局业已形成。主要农业支柱主要有2万亩无公害优质粮基地和千亩“亚洲桃王”桃园。

折叠孔城镇

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属省级中心镇。全镇区域面积167.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交通便捷,物流畅通。228省道穿境而过,南临长江黄金水道,西接沪蓉高速公路。孔城,经济活跃,企业发展持续快速。镇内工商企业464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近80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均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

全镇干群正全面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靓镇、商贸活镇、旅游旺镇”五大发展战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率先崛起,构建魅力孔城”而努力奋斗

折叠大关镇

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分属大关、卅铺两镇。2006年9月区划调整,成建制合并成大关镇。新农村建设生机凸显,大关街、龙头街、王集街、甑山街为支架,10余个中心村庄为扩展,与镇区建设相得益彰。

折叠金神镇

金神镇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富饶美丽的嬉子湖畔,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镇区面积7.6平方公里。金神交通、通信发达,投资环境优越。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依旁而过,长江黄金子水道毗连其境。全镇正形成了机械加工、玻璃纤维、建筑建材、电子化工、缫丝纺织、塑料制品等众多优势行业。其中玻纤涂塑窗纱和凸轮轴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折叠范岗镇

范岗镇位于市区南9公里处,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桐潜公路贯穿其境,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46公顷,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

范岗镇共有民营企业80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9家,纳税百万以上企业2家,纳税超10万元企业近20家。全镇已形成制刷、橡胶、注塑、烟机配件、铁路配件、机械、家具等为主要产品的工业结构。

折叠嬉子湖镇

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呈半岛状,三面环水,东邻菜子湖、白兔湖,西邻嬉子湖,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水面11.4万亩,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25000人。水陆交通便捷。

嬉子湖农业基础历史悠久,盛产水稻、油菜、瓜果等农作物,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明星乡镇”称号。

嬉子湖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无污染,湖汊众多,水产业发达,为桐城市水产大镇,盛产螃蟹、青虾、甲鱼、淡水白鲳等“嬉子湖”牌淡水鱼类,是省市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折叠吕亭镇

吕亭镇,位于桐城市区北郊,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优质大米、板栗、蚕茧、“桐城小花”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吕亭镇山川秀美,人文荟萃。鲁肃读书亭、左公(光斗)墓、半天山居、洞宾泉、谷林寺等名胜古迹遍布境内,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现已形成以彩印包装、农药化工、农用机械、缫丝、塑胶、制盖等为支柱的优势产业。

折叠唐湾镇

唐湾镇由原唐湾镇和大塘乡合并组建,位于桐城市西部边陲,距市区32公里,东与黄甲镇接壤,南与青草镇毗连,西邻潜山,北接舒城,平均海拔680米。全镇国土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7.4万亩,是本市主要林区。古镇唐湾,民风淳朴,境内峰峦竞秀,泉瀑飞流,拥有百丈岩、黄石岩、二姑尖、狮子岩、红旗洞、泛螺寨等二十余处旅游景点。灵山秀水,孕育出唐湾丰富的物产资源,境内木材蓄积量15万立方米,是全市之冠。 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基地,“龙眠绿芽”、“龙眠春翠”、“桐城小花”等名茶主产地,盛产板栗、油茶、蚕茧等土特产,有桔梗、枣皮、银杏、贝母、柴胡等名贵药材,有笋干、蕨菜、金针菜、花儿菜、马齿苋等山野菜。镇内有老虎、果子狸、野猪、青獐、喜鹊、画眉等珍稀动物。全镇矿产十分丰富,有铁矿石、花岗石、石墨、墨王、大理石等多个品种,探明的铁矿石资源达785万吨。

折叠黄甲镇

黄甲镇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部,由原黄铺乡和原中义乡成建制合并建立,舒桐、桐潜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捷。全镇国土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辖八个村,172个村民组,山场11.4万亩,耕地面积4637亩、水面7809亩(牯牛背水库)。全镇海拔较高,山高峻岭,人员居住分散。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板栗、香菇、大豆、油料等农副产品,特别是桐城小花、牯牛背森源渔业养殖厂的鲜鱼、名贵中药材、优质食用菌是黄甲镇的四大特色。。

折叠鲟鱼镇

鲟鱼镇,坐落于桐城市东南隅,地处长江之滨,位于菜子湖出口处,通江之咽喉。周边与安庆市迎江区、枞阳县和池州市接壤,为桐城市之飞地。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1100人。辖桐川、外江、内江三个居委会。

鲟鱼镇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产业主要有江海航运、船舶修造、水产养殖、绳网织造、成品油销售,煤炭沙石销售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共中长江和近海航运是鲟鱼镇的主导产业。

折叠文昌街道办事处

文昌街道位于桐城市主城区,2006年9月由原文昌街道和碧峰街道合并而成,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桐城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1万人。年财政收入2千万,是桐城市的经济重镇之一。

折叠龙眠街道办事处

龙眠街道办事处位于安徽省文都桐城市区东北,拥有12平方公里城区,65平方公里郊区新农村和39平方公里AA级龙眠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辖6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总人口8.03万。区域经济已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生态农业经济齐头并进,旅游、名优茶叶等特色产业经济优势突出的强劲发展态势。是桐城市经济总量最大、发展优势最明显的区域。

折叠龙腾街道办事处

龙腾街道办事处位于桐城市区东境,由省政府于2009年9月同意设立,2010年6月29日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驻兴元路2号。现辖钱庄、兴元、桃园、大王4个社区,水源、东郊、望城、向前、坊正、新桥6个村,辖区总面积43.2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

折叠桐城经济开发区

桐城经济开发区系于2001年9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元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保留的省级开发区,规划控制范围为40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村),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桐城市东城区合九铁路与沪蓉高速公路之间(区内有沪蓉高速桐城出入口,合九铁路桐城站和铁路集中专用线),交通便捷,区位优越,300公里半径可覆盖南京、武汉、南昌、合肥等中心省会城市,南距安庆机场70公里,水运码头75公里,全程高速35分钟车程,北离合肥骆岗机场90公里,全程高速45分钟车程,是承东接西的理想之地。开发区对外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功能配套完善,电力供应充足,服务环境优越,吸引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前来投资。现已形成机械电子、医药食品、家纺服装、包装印刷等四大产业集群。

开发区建设自2002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按照“五通一平”标准,已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入驻工业企业90余家,吸引了南京雨润集团、山西运城制版集团、希望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已形成包装印刷、汽车零配件及机械加工、电子产品、医药医疗器械、针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体系,以此形成开发区的主导产业。2007年,进区项目达120余家,建成投产企业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财政收入1.17亿元。

开发区现正在进行4平方公里的二期工程建设,道路、供电、供排水、通信、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尤其是电力资源充足,区内有220kv、110kv变电所各1座,装机容量18万KVA,是投资创业的理想之所。

折叠双新经济开发区

2009年9月7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双新经济开发区位于桐城新渡镇、双港镇之间,规划面积按10平方公里控制(其中:新渡镇5.5平方公里,双港镇4.5平方公里),共涉及新渡镇伊洛、罗潭村和双港镇永上、三友村共4个村。双新经济开发区将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包装印刷等产业。

未来双新经济开发区:一是要配合国家发改委即将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结构转移示范区规划,把双新开发区建成高标准、有一定承接能力的示范园区。二是要建成小企业的乐园,着力解决一部分资金不足创业者的难题。据我们初步调查,桐城南部地区从事包装印刷产业的人员中,特别是推销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手头有些资金,但用于创业又显得不够,也就是说,他们手头的资金如果用来创业,只能购买土地和建设部分厂房,那么购买设备和流动资金就没办法解决。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桐城古为“七省通衢”,有“中国文都”、“江淮第一城”之美誉。她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东作门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双新经济开发区,东城十里工业园,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铁路,206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水运由菜子湖直接通江达海,离安庆、合肥机场仅一小时车程。

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

六尺巷(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全国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国际徽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产业优势明显,现为全国印刷包装三大基地之一、运输机械名城、重要的汽配基地、全国最大的玻纤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羽绒被出口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制刷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蛋鸭生产基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才众多,桐城正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水运由菜子湖达长江而入海。

菜子湖,为长江北岸支流水体,跨安徽省桐城县、枞阳县两县。水面由白兔湖、嬉子湖、菜子湖3个湖区组成。三湖水浑然一体,于双河口接枞阳长河经枞阳闸入长江,构成统一的菜子湖水系。全流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26平方公里。

菜子湖历史上为自然捕捞水域,水产丰富,枞阳闸建成后,鱼类数量减少。湖区临近长江,历史上雨季经常受灌水倒灌之苦,枞阳闸建成后,消除了此类水患。

菜子湖是内陆湖泊中黑腹滨鹬重要迁徒和越冬地。菜子湖周边形成的湿地,吸引了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鹭、鸿雁等众多侯鸟和留鸟在此栖息,成为鸟类爱好者的摄影基地。

菜子湖,在长江北岸,跨安徽省桐城县、枞阳县两县。水面由白兔湖菜子湖湖区自然景观 、嬉子湖、菜子湖3个湖区组成。菜子湖区,位于中部,以车富岭为界,与白兔湖为南北向相连,与嬉子湖因小麦嘴圩圈建,仅以宽200米,长1000米的水域呈东西向相通。菜子湖与白兔湖、嬉子湖的湖水浑然一体,于双河口接枞阳长河经枞阳闸入长江,构成统一的菜子湖水系。全流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26平方公里。

菜子湖,为桐城与枞阳共有水域,两县基本平分。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供水河流主要为大沙河。湖底海拔8米。相应水位14米时,水面积为225.3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3米,容水量9.26亿立方米。1956、1967、1968年,该湖曾因大旱干涸。

白兔湖,亦为桐城与枞阳共有水域。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4至5公里,过松山后与菜子湖水面相接。湖底海拔9米。相应水位14米时,水面积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6米,容水量2.16亿立方米。

嬉子湖,与白兔湖隔2至3公里宽的丘岗。湖面狭长,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2至3公里。湖底海拔9.5米。相应水位14米时,水面积3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容水量约1亿立方米。

入湖河流

汇入菜子湖的河流主要有练潭河、大沙河;入白兔湖的主要支流为孔城河,入嬉子湖主要支流为龙眠河、挂车河。

嬉子湖的支流龙眠河,又名金神河,源自桐城县的龙眠山,上有汪洋、镜主庙两个小水库,自北向南经桐城县县城、金神至高墩入嬉子湖,长17.5公里。龙眠河1975年以前是桐城县物资运输的主要航线,20吨级船泊自桐城经嬉子湖直抵长江,从1958年起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水源受上游水库控制,金神以上河道每年都有4个月的时间处于干涸状态,现已不能通航。

挂车河,是嬉子湖最大的一条入湖河流,源自桐城县范罗山,从北西流向东南,自牯牛背水库经黄甲、挂镇、许家渡,至许家嘴入嬉子湖,全长26公里,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同时牯牛背水库经童铺--新安--双铺引水渠道得以灌溉农田,因此挂车河每遇旱季已成为干涸河道,沙滩外露。

孔城河,源自庐江县西南部的金寨山,由北向南,自朱山冲水库经孔城,至黄沟汇入白兔湖,全长44公里。据《桐城县志》载,明清时期,该河水运兴旺,桐城、舒城、六安以及沿江各地均来孔城经商,进出口物资可用船排转载接运。但自50年代以来,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高,河水难以满足通航要求。

大沙河,是流入菜子湖最大的一条河流。上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输沙量每年都在增长,中下游河段满河泥沙,散滩密布,一遇洪水,支流频繁改道,雨后即洪,晴天即旱,旱涝交替周期之短,居全省河流首位。据测算,现河床和已输入菜子湖的泥沙储量有0.7~1.0亿立方米,每年淤积量在100~120万立方米之间,民国22年(1933年)黄沙外运量仅3000吨,1984年已达20万吨。沙害已成为旱、涝灾同时的另一种自然灾害

高河,系菜子湖流域的一支流,起源于石镜乡的独秀山北麓,沿途与枫林河、查湾河、泉水河等支流汇合,统入三鸦寺湖,再经马踏石出口,入人形河汇入菜子湖,全长15公里,总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高河镇境内的河畈区历史上河道弯曲,水系紊乱,两岸多为随潮田,俗有十年九不收之称。1975年冬对该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对高河大桥上(双河口)至三鸦寺湖口9公里的干河,在老河的基础上裁弯取直,两岸立堤,形成南北两大圩(南圩万亩)。河道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现只达10年一遇),河宽80~100米,纵坡1/10000,河底高程11.5~12.5米。堤顶高程17.0~18.0米,泄洪流量420立方米/秒。

下游河流

长河,在枞阳县境内,承菜子湖水,自铁罗冲口至城关镇,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70.54平方公里。汛期流量472立方米/秒,经枞阳闸入江。

 

渔业生产

菜子湖(包括白兔湖、嬉子湖)岸线长120公里,入湖河流多,港汊遍布菜子湖渔民围网捕鱼现场 ,水质良好,饵料丰富,适宜鱼类产卵繁衍、觅食、栖息。长江流经县境东南,湖水经长河与长江相接,回游鱼类多。每年3至4月桃花汛和6至8月伏汛以及秋冬之交,都是捕捞旺季。1949年,全县鱼类捕捞量74万斤,全部是天然捕捞。1954年,全县鱼类捕捞量900万斤,其中天然捕捞占96.7%。1958年8月,菜子湖水域通江孔道修建节制闸(即枞阳闸),回游性鱼类减少,加上围湖垦荒、酷捕滥捞,天然捕捞量下降。至70年代末,年天然捕捞成鱼一直徘徊在100万斤上下,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年平均产量20%。渔获物的个体趋向小型化、低龄化、劣质化。主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鲫、鲤、鳊、鳃等,在总产量中的比例,由50年代60%下降到20%以下,小毛鱼、小杂鱼、小虾上升为优势种群。天然鱼苗生产,年张捕量也由20世纪50年代5至8亿尾降至2亿尾左右。1982年后,菜子湖水域部分圩区退田还渔2.25万亩。通过推行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大面积荒水得到开发利用。1985年金神区成立嬉子湖水产管理委员会,1986年改为县嬉子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嬉子湖6万亩整体水面,实行禁渔期(每年4至7月),划定禁渔区,建造简易拦网工程1720米,加强渔政管理和人工管、养,水产资源逐步恢复。1987年,天然捕捞成鱼244.4万斤,占成鱼总产量35.8%。天然鱼苗张捕,20世纪80年代继续下降,年张捕仅数千万尾,1987年仅200万尾。

枞阳闸的兴建是影响菜子湖鱼类资源的变化的重要原因。菜子湖是通江湖泊,冬季基本干涸,鲤、鲫等定居性鱼类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在湖内占优势。因此枞阳闸建成后切断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通道,使全湖鱼产量急剧下降。建闸后,每年1~8月份闸门的启闭与湖内鱼产量又有密切联系,1977年6月16日至7月17日,湖水位10.66米,江水位12.52米,因沿湖抗旱,开闸31天,江水倒灌,渔民曾一网捕2寸全长的鲥鱼幼鱼30斤。沿湖围垦76.63平方公里,使全湖10余处近10万亩的产卵场所受到破坏。此外滥捕酷捞,掠夺性捕捞方法以及血吸虫投药过多(100吨以上)毒死大量产卵亲鱼等,都直接影响到鱼产量的升降。

桐城最近的港口是哪个

湖岸生态

菜子湖周边形成的湿地,吸引了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鹭、鸿菜子湖湿地及区内鸟类景观 雁等众多侯鸟和留鸟在此栖息,其中白头鹤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菜子湖越冬的白头鹤数量约占全球该物种种群数量的3%。被列为IUCN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全球分布数量仅为3000只左右,在菜子湖越冬的种群数量约占全球该物种数量的5%。在菜子湖分布的白琵鹭、鸿雁的数量分别约占全球该物种数量的19%和13%。此外,菜子湖还是内陆湖泊中黑腹滨鹬重要迁徒和越冬地。


鲟鱼镇 

西接安庆市,南临长江,是桐城市乃至安庆市的港口重镇,以省道安枞公路和桐枞公路通连安庆市区和桐城市,距桐城市区65公里,距安庆市区40公里。 


上一篇:秦琼的兵器太沉重了,锏是实心全金属铸成的

下一篇: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的表现与法国军队在二战时期的表现相比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