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全面振兴社区,应当抓什么,从哪个路径上谋振兴。

更新时间2018-11-27 12:14: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1.   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以党建这一红色引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要实现多方面的统筹整合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突出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方面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农民创造产业链增值效益。最终,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品结构,调顺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魅力的蓝海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村成为创业的活力乐土。

       3.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不仅仅要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更要兼顾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它是多角度、深层次的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从产业融合角度来看,坚持绿色发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从农业发展角度来看,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4.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足成为农村地区主要的“发展不充分”,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领域。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在农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路、网络、通讯、卫生、垃圾处理等现代生活设施,教育、医疗、银行保险等现代服务设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福利,真正使城乡结成命运共同体。

     5.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要多渠道、多层次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及骨干农民培育为重点,创新培训机制,强化能力素质提升、生产经营服务和产业政策扶持等,帮助职业农民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支持和鼓励城市各类优秀人才下乡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全面振兴社区首先应当抓住的是社区人的思想,然后是如何带领大家走向富强民主的道路。

从全面振兴的角度

上一篇:如何辩证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

下一篇:中国凭什么在世界站稳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