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精准扶贫调研—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武威?

更新时间2018-09-06 13:49:48

       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十二五”以来,武威市深入推进“双联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制定实施“1+17+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方案,全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坚持走好“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累计完成“下山入川”生态移民8.43万人,贫困人口累计减少42.53万人,贫困面由35.44%下降到9.1%,贫困人口减少到13.54万人。

  从武威市区沿金色大道驱车一路东行,约40分钟行程后,感恩新村、阳光新村、为民新村等一个个移民新村依次跃然眼前,鳞次栉比的崭新院落、整齐划一的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处处一派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在武威市像这样已经建成和在建的移民安置示范点有51个。

  武威市有古浪、天祝两个连片特困县和凉州、民勤两个“插花型”贫困县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高深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自然条件严酷,行路吃水、上学就医等各种“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增收门路窄、致富没渠道,脱贫致富遥遥无期。  2011年,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宏大惠民工程拉开了帷幕。武威市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用5年时间,将居住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800米高深山区的7.2万名贫困农牧民群众全部移居川区。

  武威市科学布局人、水、土资源,通过依法清理收缴国有农林场,充分挖掘现有耕地和荒滩荒坡,策划实施了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水利骨干工程、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发了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凉州区荣华新村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以县区为主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同步规划和推进移民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实现集中式居住、集约式发展。在移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亿元,建成新型农村住宅8865套,整理土地6.99万亩,配套建设了道路、渠道、电力及幼儿园、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下山入川”,使祖祖辈辈生活在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群众走出深山、拔除穷根,同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进入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天地。

  产业先行:主体生产模式促农增收

  一座日光温室年收益达到1.8万多元,高的可达4万多元,这对于过去广种薄收的山区群众来说确实无法想象,但如今成为了现实。

  为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武威市坚持产业先行,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加快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使移民群众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目标。

  “十二五”期间,武威市充分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扶持新建设施农牧业67.82万亩,累计85万亩,户均达到2.5亩;新建特色林果基地136.2万亩,累计155.66万亩,人均达到1亩。其中,贫困户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0.35万亩、特色林果29.71万亩,实现了户均2亩棚(天祝县户均3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除天祝县)。坚持依托科技创新和推广,大力推进主体生产模式提质增效。依托荣华现代绿洲生态移民农业产业化基地、古浪绿洲生态移民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辐射带动更多“下山入川”移民群众在产业链上增加收入。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5家,建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7307个。着眼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依托甘肃国际陆港建设,加快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设施农产品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部分产品出口中亚等国。

  2015年,武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01元,较“十一五”末增长96.4%,年均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中60%来自主体生产模式。“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较搬迁前增长2倍以上,最高的比搬迁前增长了5倍。

  生态建设: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双赢 

 “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不但让高深山区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恶劣生存环境,同时也减轻了自然环境的压力。移民迁出区累计退出草原、林地、耕地80多万亩,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逐步好转。“下山入川”真正达到了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统一。

  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五禁”决定,持之以恒推进压沙造林,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十二五”期间,武威市共完成人工造林251.65万亩、通道绿化5806公里,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3.7倍和2.1倍。义务植树5626.9万株,每年都超过1000万株。全市森林面积达到93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2.06%提高到19.72%。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提前完成,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生态治理目标分别提前8年、6年实现。备受世人关注、干涸51年之久的民勤青土湖形成人工季节性水面22.36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由“十一五”末的3.78米升至3.14米,形成旱区湿地约106平方公里,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到156.3万亩,居全省市州第4位。

  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摘穷帽

  走进凉州区黄羊镇上庄村,一幅全新的新农村图画映入眼帘。美观的小康住宅、整洁的柏油村道以及篮球场、纳凉厅、文化墙有机组合成一幅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武威市积极整合行业扶贫项目资源,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帮扶相结合,贫困片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解决了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市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去年,完成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82项,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370.5公里,完成通村道路硬化289.5公里,建成乡村汽车停靠点185个。加大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使14729户农户告别了危旧房。新改建农村幼儿园63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26项,新改建贫困村校舍28所,贫困村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全部消除。建成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34个,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村卫生室55所,为185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发健康一体机。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强大动力

  2010年以来,武威市形成了“一站式”服务模式、贫困户贷款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社或能人带动模式、村内担保模式等五种有益的运作模式,闯出了一条具有武威特色的金融扶贫路子。

  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形成了全覆盖、广对接、深融入的普惠金融“武威模式”,为扶贫开发和经济转型升级增添了动力。2010年以来,先后争取投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315亿元,农户户均达9万元,惠及80%的农户;各级财政贴息支持2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富民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扶真贫

  对于天祝县大湾村的村民们来说,能过上幸福生活是他们多年来一直的梦想。如今,村里的路通了,水甜了,基础设施改善了,致富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这一切离不开市、县“双联”干部的真帮扶。

  武威市把推进“双联富民”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全市抽调整合1672名干部组建了322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有贫困村的乡镇全部建立了双联扶贫合一的工作站,配备了3至5名干部,专门负责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选派183名挂职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将179名在非贫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围绕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低、条件差两个重点问题,明确脱贫致富目标、措施和时限,逐户建档立卡,推行图表式管理,精心谋划实施项目,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真正搭起了干群“连心桥”。

  精准扶贫润万家,决战决胜奔小康。武威市坚定不移实施“一号工程”,精准落实“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实行“853”挂图作业,正在谱写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辉煌篇章。

上一篇:延禧攻略乌拉那拉皇后预备剪掉的最后一根烛火是谁的?

下一篇:“夫族盛非世禄之谓也。要其所衍而闻世一出者德言功有一不朽,斯有盛而益传矣。”请改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