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深圳三天一层楼是怎么盖起来的

更新时间2022-07-19 11:51:04

深圳国贸大厦能够高标准如期建成,关键是成功运用了滑模工艺。用今天话说,是拿下了建筑行业的“高科技”。

传统施工用的是翻模工艺,是在大楼的外部密密麻麻搭建一圈脚手架,一直搭到最顶层。然后一层层地制模板、轧钢筋、浇水泥;搞好一层,把模板拆下,重新翻制,再轧钢筋、浇水泥……一个1530平方米的层面,工期最少得15天。50层主楼,封顶要750天。   滑模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搭建脚手架,用模板做成板墙,然后将混凝土从墙心中间灌入,模板“滑”升,混凝土墙就立在那儿了。整个一个平台,可以一边轧钢筋、一边浇铸混凝土,一边外筒内筒及宽梁同时滑升,几道工序衔接紧凑,同时进行。因此效率成倍提高。   但是滑模工艺的难度很大。滑升快了,混凝土尚未成型,墙体会软瘫、坍倒;滑升慢了,混凝土已经凝固,墙身会被拉裂。而且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又受到水泥质量、操作水平和气温等因素的制约。关键是要找到模板滑升的最佳时机。这就要通过反复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   正是因为滑模施工难度太高,建筑行业并未广泛使用。别说内地没有人用过此法,即便香港那么多高楼大厦,也只有胡应湘先生建的和合大厦用过滑模。上世纪40年代曾经因为滑模失败,在丹麦死伤了30多人;在美洲损失过几千万元。中建三局要在深圳吃这“第一只螃蟹”,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

从1983年6月到10月,中建三局整整攻了4个月的关。

滑模工艺的试验成功,立刻就使效率提高了一倍:从十五天一层,变成七天一层。   1984年3月,大厦建到20层以后,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这个记录又不断地被刷新:六天一层,五天一层,四天一层。   建到30层,终于实现了三天一层——“深圳速度”由此诞生!

“三天一层楼”也是“深圳效益”的象征   1984年9月4日,国贸大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封顶仪式上,工人们买了一挂总长160米的鞭炮,从楼顶直挂下来,用钢丝绳拉着,足足燃放了二十多分钟。   在国贸大厦完工以后,中建三局的品牌从此打响,实力大大增强。随后又承建了发展大厦和68层的地王大厦。

深圳三天盖起来一层楼,除了工艺是离不开机械化的。

上一篇:水到达99度后不再上升

下一篇:刻字膜转烫后露布纹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