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人耳共振效应

更新时间2022-03-25 07:08:48

什么是耳道共振,具体怎么回事?

成人的耳道长度约为3cm,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密闭在鼓膜处。这意味着共振声波的波长应为耳道长度的四倍,即12cm。波长为12cm的波,其频率大约为2800Hz。在其临近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声音信号可在鼓膜处放大10~15dB,这种效应被称为耳道共振

外耳对声波的增压作用主要因为外耳道的共振特性:成人的耳道一端开放一段封在鼓膜处,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道内,与耳道的频率达成一致时就会产生共鸣。成人耳道长度取平均3厘米,共振声波的波长应为耳道长度的4倍,耳道共振导致在2000-7000HZ处声音的声压显著增加,在2700-2800HZ处增加约20dB增益,这种现象称为耳道共振

成人外耳道起于外耳道口,止于鼓膜,长度约为2.5~3.5cm,直径约为0.8cm。
其中,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软骨部皮肤较厚,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耵聍)。骨部皮肤相对较为菲薄。
成人外耳道并不是直线状的,而是呈“S”形的。从外向内,先向前上,然后稍向后,最后向前下。
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处是骨部与软骨部的交界处,另外一处则是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处,此处被称为外耳道峡。
外耳道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密闭在鼓膜处,形成一个管腔。
众所周知,如此结构都有其自然的共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由于个体差异,外耳道共振也有不同。
多数外耳道共振频率在2000~3000Hz,平均为2700Hz,它包括耳廓共振(2000~5000Hz)和耳道共振(3000~4000Hz)的平均值,共振峰高度约15dB~25dB。在外耳道底部、在外耳道底部、耳道入口和峡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的分支,所以在制取印模、耳镜检查和佩戴助听器时,有时会出现反射性咳嗽

耳道的结构会产生声学共振腔,声音信号在经耳道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共振腔的存在,部分频率的信号会被增强,系统的频谱特性也将因此市区平坦的外观。

耳道共振是耳道的一项重要功能。成人的耳道长度约为3cm,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密闭在鼓膜处,形成一个管腔。任何一段开放或是封闭的管腔都有其自然的共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

上一篇:为何营养不良者,其体质较差

下一篇:什么是耳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