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亚细胞定位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8-03-12 06:36:14

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分析技术,是由Hu等在2002年最先报道的一种直观、快速地判断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定位和相互作用的新技术。该方法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突变体的特性作为报告基因,将荧光蛋白分割成两个不具有荧光活性的分子片段,再分别与目标蛋白连接。如果两个目标蛋白因为有相互作用而靠近,就使得荧光蛋白的两个分子片段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重新形成活性的荧光基团而发出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就能直接观察到两目标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并且在最接近活细胞生理状态的条件下观察到其相互作用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弱、所形成蛋白质复合体的稳定性,以及细胞信号分子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等,这些信息对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有一定意义。

相关标签:分子实验

上一篇:不同种属、来源和试验动物隔离饲养条件方法

下一篇:性别连锁基因如何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