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我觉得《出师表》里面有一个问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5:21:05

《出师表》中有一句“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注释里面对于“后值倾覆”的解释是“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可是出师表是227年写的,21年前是227-21=206年,206年的时候刘备还没有三顾茅庐呢,诸葛亮正在躬耕于南阳,不认识刘备,哪里来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且如果按照208年开始算的话,21年后是208+21=229年,229年的时候诸葛亮正在进行第三次北伐,连《后出师表》都写完了。所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话是怎么回事?


根据我的理解,这里说的应该就是大概有21年了。个人认为没有问题。227年是出师表成文时间你没有疑问,建安13年即208年诸葛亮已经出山无疑(当年发生了赤壁之战),227年的21年前到底是206年还是207年呢?这个跟月份相关。三国志中没有讲到具体月份,如果是227年的月份大于207年的月份则诸葛说大概21年则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我的理解是,古人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现在是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驱驰的后面加了个句号,这样我们容易认为诸葛亮说是21年前受命于败军之际的时间。这才有了你说的时间矛盾,可如果驱驰后面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呢呢?那诸葛亮可能说的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这个事的时间。因为古人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都是我们根据现在的断句习惯加的,所以这可能是问题之一,另外出师表在写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到诸葛的主要心态是什么,估计他当时不会像我们现在研究史料一样严谨的来考证,写的也应该是他大概记忆的时间。个人看法,不足为证

上一篇:中国古代取名字的“明世次,分经纬,永保同血脉的长存贯通”里面的"经纬"是指什么

下一篇:《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是怎样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