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调整和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11-26 13:41:21

说来话长了:

一1979~1984 

1、1979年

 经济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 降到1981年的5.2%。  

2、1982年

经济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  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 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

3、1984

经济背景: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加大,信贷增长过快。1984年中央银行制度确立,具有真正意义的货币政策开始在我国实施

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开办中央银行再贷款业务;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控制信贷投放;制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

效果:总需求过度增长,经济过热,物价上涨

 

二1985~1992

1、1985年:  

经济背景:受84年经济过热惯性作用和货币供给增多的滞后影响出现经济热胀

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实行严格的贷款规模管理;年内两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汇率,人民币贬值。

效果:对于扭转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的失控状况有明显成效,但没有在当年完全体现

2、1986年

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既要把通胀的需求加以控制又要改善供给合理发放贷款;既要把不适当的速度降下来又要支持适当的经济增长

3、1987年

由于85年只是遏制并未消除通胀的根源,86年货币政策又开始扩张,导致97年前三个季度结束时通胀又有所抬头,因此四季度起采取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

4、1988年

由松到紧得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增长,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控制消费基金增长

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控制社会消费需,三是紧缩中央财政开支,四是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需求膨胀得到化解: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况下,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5、1990年

经济背景:通胀得到控制,物价上涨幅度有所下降。

由紧到松,适时调节的货币政策:追加信贷规模,降低存贷款利率,下调人民币汇率

效果:货币政策取得良好效果,经济增长加快,通胀得到明显扭转。

 

三 ) 1992 年 ~1997 年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1992 年 ,要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 在南巡讲话的鼓励下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投资过热 , 很快出现了经济过热 , 1993 年为了抑制经济过热 , 中央决定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 ,有力地促进了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 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 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政府果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基本实现了经济“   软着陆 ” 。

2. 政策效果分析

1992 年 ~1993 年上半年实际上的“  双松 ” 政策之所以导致经济过热现象出现 , 主要原因仍然是 : 地方财政的盲目扩张和银行信贷的扩张 , 1993 年中央决定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 , 政府果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 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 ,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 形成了“高增长 、 低通胀 ”的良好局面 , 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 1993 年后财税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强化税收征管 , 严格控制和清理减免税 ;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 ; 积极发行国债 ,有力地促进了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 , 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压缩信贷规模 。从这些政策来看 , 仍然主要是依赖行政管理模式 ,但是由于 1994 年之前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透支解决 , 而 1995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   规定 :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 。因此这一时期财政赤字部分不再主要依靠透支解决 ,这无疑有助于解决伴随财政扩张产生的物价飞涨及通货膨胀现象 , 也有助于割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经济基础下的内在联系 。  

 

四1998~2004年

宏观调控,在东亚金融危机背景下治理通货紧缩,选择“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  货币政策”组合。货币政策方面,对内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使其稳定  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内,为经济总量稳定提供货币和信贷保证。财政方面,较大幅度地增发长期建设国债,调整收支规模和结构,在财政投资结构改善基础上保证总需求扩大。这实际上是一个“松财政、稳货币”的优良政策组合,有效遏制了经  济衰退和通货紧缩,应当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应用。如果说1998~2003年选择的是“松财政、稳货币”的政策组合,以财政工具唱主角,那么2004年以来选择“双稳健”的政策组合,则是以货币工具唱主角,因为2004年以来经济中,问题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同时投资内需和出口外需过旺造成  的总需求扩张过快。在这种况下,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逐步减少增发国债投资规模,多次调整出口关税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和出口增加的压力,货币政策则在保持总体上稳健的姿态下多次频繁调整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业  务,以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这种“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属于中性,既不全面扩张,又不全面紧缩,实践证明非常成功,效果非常理想。

 

五、2005~2011年

财政政策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这意味着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退居幕后。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现状,从2005年起国家将实施“双稳健”政策.。2005年我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内外发展不均衡,外贸进出口在内需不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大幅度上升2005年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针对具体经济形势适时调整调控目标和手段,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1、2007年

经济背景:从2007年6月起, CPI连续3个月持续走高,信贷过度增长和股市投机,中国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由此导致流动性过剩,内外经济失衡;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影响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是通过税收和政府买入与支出方式。 4月15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6月1日,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7月1日,再次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从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频率和力度来看,2007年金融调控的紧缩力度是空前的。 

(一)数量型调控:大力回收流动性、频推创新工具 

1.八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深度“锁定”过多的流动性 

2.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回笼流动性 

3.吸收部分金融机构(主要是城商行及信用联社)的资金作为特种存款来回收流动性 

4.通过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回收流动性 

(二)价格型调控:结合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利率和汇率水平 央行在调整利率和汇率杠杆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调控方面,结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引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 

2、2008年

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上半年CPI持续增长,宏观政策以抑制投资增长为主,下半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

(1)、货币政策:上半年持续收缩货币供给,主要手段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下半年则开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基本纲领上停止了央票的发行,这意味者社会的总通货增加,能够刺激投资。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还有很多空间。

(2)、利率政策:理论上利率上升能抑制投资,但上半年加息次数并不多,这主要是担心和国外的利率差过大会吸引国际游资进入,反而增加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下半年则连续强烈的降息,将来还会降息目的就是刺激投资。

3、2009年

2009年实行的是扩张的货币政策。总体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上半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4、 2010年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  


上一篇:2019感动中国人评选活动在哪里投票

下一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来宾市委提出的两项专项整治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