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开篇第一问:古之社会大同和如今是和谐社会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19-10-21 07:52:14

儒家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大同”社会.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主要表现为对“大同”的无限向往,可以说,儒家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概念,源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郑玄注云:“同犹和也”,孔颖达疏云:“率土皆然,故曰大同”,由此看出,最初的“大同”社会指的是“大致相同,整体和谐”的社会.《礼运》还描绘出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妙蓝图:这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富足公平的社会,和平宁静的社会,夜不闭户的社会等等.可以看出,“大同”社会以和谐为基本特征,蓝图中处处体现着儒家的“和”思想.虽说《礼运》记载的不一定是孔子本人的言论,但至少是战国时期儒家的社会理想.到了清代,著名儒家学者康有为还写了〈〈大同书〉〉,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同”社会发表见解,其中关于“和”思想的论述占了很大篇幅.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始终有一个以“大同”为最高理想的传统.这一愿望固然十分美好,但是和谐的“大同”社会在古代中国却始终没有构建起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康有为写了,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决定的“和谐”可以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产生的一种社会理想,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那里就是“美德即和谐”,在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莫尔那里就是“乌托邦”,在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那里就是关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制度”,在人本主义者路德维希.费尔巴哈那里就是自然人之间的“平等”和“爱”,在宗教信徒那里就是灵魂与肉体之间对立和冲突的永恒消弭,在古代中国儒家学说那里就是“天人合一”及“大同社会”……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概念不同。古代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二是特征不同。古代大同社会的特征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形式不同。古代大同社会公仅仅是中国古代儒家们所宣传的一种最高理想,在当社会制度下是根本不可能付诸实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大同”理想的具体实践,且已经取得一些重要经验和阶段性成果。

大同小异,表面不同,实质差不多。

还没达到社会大同的地步,任重道远

和谐社会是求同存异

上一篇:转团员关系怎么转

下一篇:如何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