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脑

请问声增益调试需要注意什么?

更新时间2019-08-22 16:14:19

如果将500HZ以下的能量都去掉,言语可懂度损失仅4%,损失近50%的能量,如果将1000HZ以上的能量都去掉,损失5%的能量,但是言语可懂度损失60%。声音的上扩散掩蔽特性决定了低频声音对高频声有更多的掩蔽。所以在很多助听器中采用了降低低频增益的方法来降噪。语言音素中元音多分布在低频,辅音多分布在高频,所以元音比辅音响;元音的频率较低只携带了很少量的语义信息,辅音频率较高携带了大部分的信息。大部分重度和极重度聋儿都是高频损失较低频损失重,验配师们为了补偿高频损失往往采取拼命提高高频的增益,可是对于那些已无或很少高频残余听力人来讲,再高的高频增益也不可能使不复存在的听力有反应。反过来为了让聋人听到声音,又来提高低频增益。汉语中的声母即辅音其中清辅音中绝大部分中心频率位于4KHz以上,而在长期会话声谱中的声强范围为5-40dBHL之间,平均为25dB,所以一旦聋人在4000Hz以上的听力损失超过60dB时,只有当其可获得至少20dB以上的高频增益时,才有可能感知高频辅音。而非移频助听器在4KHz以上频率很难产生20dB的增益。佩戴助听器后大部分聋人感觉低频补偿较好、高频补偿效果不佳,结果助听器在中低频段有足够的增益而高频增益不足,产生放大声音中元音对辅音的掩蔽。这也正是国外许多研究证明的当病人的高频听力损失超过60dB时,传统的助听器对病人的言语辨别不但没有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所以,助听器验配和阶段评估后调机时,对重度、极重度聋感音神经性聋儿为了避免 “向上掩蔽”现象影响清晰度,请注意不要把助听器低频增益调试过大。

考虑清晰度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舒适度,输出不应过大以免引起不适

增益是指输出与输入声级的差值,表示助听器的放大功能。调整助听器增益可以改变助听器的音量,在软件中可以看到频响曲线的改变,频响曲线上移表示增益增加,反之,增益减少。助听器的增加决定了助听器佩戴者能听到多大的声音。初始设定大多都以助听器选配公式计算出的目标增益为基础,然后再根据验配过程中助听器佩戴者的使用感受再讲一步精细调节。部分助听器可以分成多个通道和多个频段进行增益调节;大声和小声出入曲线在通道内可调。

您好,助听器声增益需要注意不要过量补偿,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还有就是针对性补偿,按需增益,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您好。声增益调试需要在最大声输出设置合理的况下再考虑。还要注意机器的功率选择是否合适。声增益要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须要合适。重点关注两个维度:强度和频率。

建议有专业验配师去调试。

顾客聆听的舒适度为准。

对于初次使用助听器的用户来讲,在佩戴的初期需要几次调试来顺利试过适应期。当助听器的补偿调到听力所需要的目标增益,且你也能完全接受时,则无需经常调试了。后期坚持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根据听力况进行微调即可。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1-3个月的时间,每个人听力性质、程度及听损时间不同,所需的时间与次数有一定差异。



佩戴助听器得到最大受益,声增益调试注意的是使用者听力足够大的声音前起下,不因声音过大而损伤残余听力。

你好,声增益主要是依据气骨导的纯音听力图来调试的,要注意的是助听器的初次佩戴者声增益的补偿必须是渐进式的,而传导性耳聋的患者声增益相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者要高些,声增益的调试要兼顾佩戴者的言语清晰度和舒适度。

上一篇: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用的ERP系统有哪些?

下一篇:开机时遇到这个情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