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为什么白鹿洞书院只有朱熹和陆九渊曾经在那里讲学辩论,嵩阳书院几乎没有历史名人?

更新时间2019-05-17 01:08:22

为什么“四大书院”中除了岳麓书院和应天书院相继产生了历史名人,而白鹿洞书院只有朱熹和陆九渊曾经在那里讲学辩论,嵩阳书院几乎没有历史名人?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司马光像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1]  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但登封就中了五个。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以赞。


隋唐好多宰相都出自嵩阳书院,代表人物是李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四大书院闻名是因为存在时间长,历史久远,有很多大家在此讲学,培养出很多人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名士大家很多,但只是现在不出名罢了。我们所谓的历史名人是现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闻名人物

四大书院的存在不是为了培养历史名人,而是为了培养士人,读书人。教书育人。

当时认为四大书院必有其道理,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来判定;就像四大名镇很多现在都没落了,但在当时确实配得上四大名镇的称号

统治阶级排除了异己思想

嵩阳书院几乎没有历史名人,名人只是后世判定的。

都有很多名人,只不过历史没有宣传而已

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

这是当地文化传统的必然

上一篇:铁面无情是人物神态吗

下一篇:有关孙承宗的传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