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为什么清朝后期总喜欢卖国?

更新时间2018-03-11 16:38:53

签了一堆不平等的卖国条约也罢,还大放厥词,宁于洋贼,不于家奴;
被推翻了,居然还要成立伪满洲国,一心一意专业做日本人的奴才?

两宋末期也是经常性卖国,明朝末期也是经常性卖国,但买家不多,清朝末期的集中卖国,大抵是因为买家太多了。但逢王朝末期,腐败是常态,卖国只是腐败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为满清后期十分腐败,日趋没落,面对列强只有低头,签署大量的卖国条约。

主要是清朝后期落后挨打,且固步自封,不懂国际规则,还有打不过人家,所以只能苟且求生,保住皇位,所以割地赔款。

你也不能说是卖国,打不过列强能怎么办?只能乖乖答应人家的要求呗。再说了,清朝也不是先例,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不也是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了嘛。另外,民国还把外蒙古给丢了呢,这不也是卖国嘛!

实力不济,有不肯放弃统治权

宋朝后期这样,明朝后期这样,走下坡路都这样

说白了,满清是将国家当自己的私人财产;将人民当做奴隶,供其予取予夺;那有这样的无耻嘴脸也就不奇怪了

满清贵族从来只是将华夏当成它们的殖民地,没当成自己的国家

喜欢卖国的说法有点儿欠妥,没人喜欢这个,所以卖国都是形势所迫,弱国无外交,不卖又能怎么样?但从感上,谁会喜欢卖国呢?

上一篇:四大地区的人怎么出行?

下一篇:红岩中成瑶和刘思扬的性格特点和被作者设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