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大明王朝276年,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说明了什么?

更新时间2019-05-10 01:11:20

这话是明永乐帝在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师回朝在北京时说的。明朝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

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

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

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

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九边之一山海关、蓟门、大同都非常近,一旦边关有漏洞,虏骑就会直逼首都,迫使后代皇帝必须重视边防,就被称之为“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节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也非常有骨气的没有投降(比较一下宋朝的徽钦二帝),明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的建议。

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被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说明了他没有遇到真正能打爬他的对手。

真正配得上这几句话的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其他人都没这个资格,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不具备条件。其他皇帝合格的怕是只有宣德与孝宗了吧。但只是守成而已。其他皇帝基本上都是很任性很奇葩。加上中国农耕时期王朝的历史规律,越到后来,皇帝的素质越是垃圾,更不配不上这几句话。

如果你觉得其实守不住于是主动放弃、等人家拿走了又说“这块地是我的,我可没答应给你啊”是有骨气的行为,那明朝就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最高统治者有骨气,手下废物居多

上一篇:《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讲的啥啊?

下一篇:(西德、东德)走向统一的历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