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地域分为(中原、西戎、东夷、南蛮、北狄)?

更新时间2019-04-25 13:35:38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东夷,在夏朝和商朝时期是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也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都不是单指一个民族,而是多个民族的共同称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夷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在周朝时期,东夷主要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也即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等部分地区。而姜太公的齐国在早期的领土扩张中,主要就是去占领和融合东夷的部落。在春秋战国之后,日本和朝鲜也被纳入到东夷的概念范围内。

南蛮,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逐渐吞并了江南地区的诸侯小国,南蛮的称呼自然落到了楚国身上。不过在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后,关于南方未开化的地区则被称呼为“百越”等。比如江浙沪一带是“吴越”,福建一带是“闽越”,广东一带是“南越”,广西一带是“骆越”。另外,在南宋末年到明朝末年,“南蛮”一度成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称呼。

西戎,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秦穆公时期,西戎地区存在八个大国。而在周幽王统治末期,西戎大军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镐京。在周平王即位后,秦文公率领秦国大军驱逐了岐山地区的西戎。可以这么说,在西周时期,西戎长期是周王室的心腹大患。不过在秦国数代国君的努力下,西戎地区的多个国家都被纳入到秦国的统治下,并逐渐和华夏民族融为一体。

北狄,春秋中期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对中原的晋国、卫国、燕国等国家形成了威胁,尤其是晋文公重耳在位时期,曾对北狄多次用兵。到了战国时期,赵国不仅吞并了中山国等北狄建立的国家,并朝着林胡、楼烦、匈奴等北狄民族征伐,极大扩大了赵国的领土。当然,在北狄之后,匈奴一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对手。

      远古时期,华夏大地上万族(各个部落,或部落联盟)林立,这时一个首领叫“黄帝”的部落联盟发展壮大起来,后来在“阪泉之战”中击败了另一个强大的“炎帝”部落、并与之合并,成立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华夏”部落联盟,史称“炎、黄合族,华夏肇始”,之后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了由“蚩尤”所率领的其他不服气的部落联合,至此,“万族”归附,但仍有一些部族不愿归附,华夏部落联盟正式发展成一个“族群”——华夏族!,华夏族所占据的优良适合农耕之地被称为“中原”。

      而那些不愿归附的部族,向“中原”的四边逃离,逃向“远离”中原的“苦寒”之地,与当地原住民相互融合发展起来,但因条件艰苦,生存竞争的压力大,其行事都是野蛮彪悍的,文化却是落后的;而住在“中原”的华夏族凭借辛勤劳作和相对优良的条件发展出璀璨的文明,华夏族就有了优越感,蔑视那些不服“王化”的四边“野蛮”之族,将之冠以“蔑称”:北方的称“北狄”(胡狄),西方的称“西戎”(羌戎),南方的称“南蛮”(越蛮),东方的称“东夷”(夷人)。

      不过经过“夏、商、”两代的不断征剿,到西周之时“东夷”被灭,东夷族人被迫向北、向西迁移并发展出来很多部族,之后,华夏族就将所有“外族”统称为“诸夷”。这就是这些名称的来历。

这是周朝以来家天下思想的延伸

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

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王朝,不少都为疆土的扩大做出了贡献。而就夏商两个朝代来说,其核心统治区域也就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几个省份。换而言之,彼时的中原王朝,对于周边地区的掌控力度是非常弱的。即便到了周朝时期,也只能通过分封制的方式来逐步开疆拓土或者防范周边势力的入侵。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并且为了和周边地区进行区分,将他们按照方向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一首先,从东夷开始,和南蛮、西戎、北狄等一样,东夷不是单指某一个民族,而是东部地区多个民族的共同称呼。早在夏朝和商朝这一历史阶段,东夷民族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到了周朝时,东夷的范围主要指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等部分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初期,姜太公受封的齐地,就处在东夷的范围。而齐国的多位国君,也在不停地占领和融合东夷的部落。此外,在春秋战国之后,东夷的概念扩大化了,也即用来指代今天的日本和朝鲜等地区。二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礼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周朝的《礼记》,就存在“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等南蛮相关的记载。在春秋初期,南蛮主要指南方地区的诸侯和部落。但是,伴随着楚国的日益强大,特别是将周边的小国逐步吞并,关于南蛮的称呼更多的集中到了楚国身上。对于南蛮的范围,包含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贵州等部分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末年到明朝末年,“南蛮”一度成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称呼。三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中原地区的诸侯用西戎来称呼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按照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秦国的强大,就是战胜了诸多西戎国家和部落。在秦穆公在位时,西戎地区存在八个强大的国家。至于周幽王统治末期,西戎的军队一度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镐京。换而言之,在西周乃至春秋初期,西戎都是周王室的重要威胁。而这一威胁,伴随着秦国数代国君的开疆拓土,而逐渐融合到华夏民族中。四最后,就北狄来说,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和西戎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戎狄经常是混在一起称呼,不少部落经常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对于中原诸侯国,比如晋国、卫国、燕国等,都曾受到了北狄的威胁,尤其是卫国,一度被北狄灭国,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到了战国时期,赵国、燕国等频繁对被北狄用兵,扩大了自身的领土。对于西戎和北狄,主要包含今天的甘肃、宁夏、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北等部分地区。

 

这是中原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

上一篇:君主是什么?

下一篇:为什么清朝是一个(毁灭华夏文明、破坏华夏文化)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