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改革后的高考如何考试算成绩

更新时间2019-04-21 14:43:38

新高考将变成“3+3” 高考科目成绩分5个等级


学业水平考试将覆盖全部13科    

考试科目方面,《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高考科目成绩分5个等级     

政策规定,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    

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改革之后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外,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不需要和其他学生学习、备考一样难度的教学内容。     

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可选的,可以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     

此外,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过程,并且毕业时集中考6门,学生考试的门数多,强度大。改革后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以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的持续时间,减轻心理压力。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给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变化,主要是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多数学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现在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


众所周知,新高考实行后,高考成绩由语数外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科目成绩组成。选考则是按照等级赋分。老师特意整理里一些资料,让大家对高考等位分换算多一些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高考选考怎么按照等级赋分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新高考三门选考科目成绩,将会按照等级呈现。以往高考,考生各科成绩都是按分数呈现,高校录取时划出投档线,并按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而高考改革后,高考生的成绩变成三门主科分数,加上三门选考科目成绩等级分数构成。

  新高考已经在上海、浙江等地实施,上海和浙江的选考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细节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路径来计算的。就是把考生的卷面分数按照分数排名所在的百分比位置,转换成百分比例,再转成百分比对应的等级,把成绩按照等级呈现,高校在使用时,会把每个等级赋予固定的分数。

  每个省在改革的时候,对于选考科目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都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二、新高考成绩如何换算

  新高考满分成绩大部分省市依旧是750分满分,从大部分省市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语文、数学是毕业当年考试,每门是150分,开考时间是每年6月份。外语每年安排两次考试,150分满分。

  学考中的选考科目,选择三门,每门是100分满分,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考试。选考科目以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也就是说,学考不合格就不赋分。

  将选考科目的成绩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主要是为了选拔和区分,也就是挑出优秀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挑选的依据通常就是原始分直接比较,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考生在群体中相对位置进行比较。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以相对位置赋分进行多学科相加更加合理一些。



上一篇:请描述你所知道的国际私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下一篇:嘉定区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就读幼儿园积分表在哪里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