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你们说刘禅是大智若愚还是装疯卖傻?刘备就那么没眼光;孔明就那么没水准?是孔明专权,刘禅辟祸吧?

更新时间2019-04-13 07:01:05

三国演义》误导了太多人了。

三国之中,若论君臣关系的完美和谐典范,那就不能不说刘备诸葛亮这个黄金搭档。刘备作为一国之君,若是论品行,自然是深得人心的,从麾下之中的无数高手就可以印证这样一件事。但是也不能掩盖刘备是个“好演员”这件事,爱哭,总是下跪,这一点也是刘备性格中的一个特点了。那么,刘备的儿子刘禅,蜀国的后主,性格之中也有一些跟自己父亲相似的地方。历史上的阿斗,有人认为是个无能的废物,每天浑浑噩噩。但是我们实际联系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朝堂上的各种变化,我们会发现,其实刘禅并不是蠢材,而是奇才。


首先我们来看,在刘备的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诸葛亮就曾经夸赞过刘禅是个非常聪明的小伙子,简直是超乎人们的意料。刘备一听自家儿子得到夸奖,就像现在的那些家长一样,心里都乐出花儿了,但是嘴上还是客气两句“哪有你说那么好呀,这臭小子要是真有那么厉害,我就省心多了!”诸葛亮是什么人啊,在看人这方面绝对的是个老手。关键是他并不是为了讨好老板才这么说的,在《与杜微书》中就明明白白的给了刘禅特别高的评价,说别看刘禅才十八岁,但是这孩子聪明啊,而且非常懂得以德服人,礼贤下士。


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名人李密也曾公开的夸奖过刘禅。说刘禅作为一国之君,跟春秋时候的老大哥齐桓公比也是不差多少的。齐桓公有管仲帮助成就非凡的霸业,而刘禅有诸葛亮辅佐,那么跟魏国抗衡也是轻轻松松的。这话除了捧刘禅,也有很大的成分是为了捧诸葛亮。后来,刘禅不战而降,背负了很多的骂名。可是还有一个人,他认为刘禅的决定做得很正确。这个人叫做王隐,他在《蜀记》之中说过这件事,认为刘禅为此愿意背负骂名而不做任何的解释,其实是一种大义的表现。刘禅此举正是看到了民众们的现实的需求,与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罔顾百姓生命的政治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做一个聪明人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可是做一个会装傻的聪明人却是一件更难的事。因为要装的像,让周围的人都深信不疑,这才是最难的地方。所以,一定要非常能够抓住周围人的心理,懂得什么时候该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然而刘禅就做到了这一点。刘禅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之后,作为前任国君,他的性命,他手下的性命,他百姓的性命,都要已经被人家给攥手里了。想过得好还是过得坏,全凭人家的一句话了。所以,刘禅必须让对方放松防备,让对方认为自己不会造反,是真心投降的,所以必须装傻充愣,让对方认为自己根本没有翻盘的能力。在刘禅愚昧无能的反面,是隐藏起来的国人智慧与如狐般的狡诈。


而且人与人之间很难长时间的和平相处,可是在君臣关系处理上,刘禅也不必他的父亲差上多少。犹记得在刘备去世之时,曾经十分郑重的嘱咐刘禅不管什么事,做之前一定要跟丞相商量,要想对待自己的亲老子一样对待丞相。那么刘禅做到了吗?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别好。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许是不放心刘禅,怕他年龄小做不好很多事,无意之间就把各种大权独揽在手里了,不管大事小都要亲自过问才行。要知道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挑衅的行为,可是刘禅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反而面对着愈发强势的诸葛丞相事事谦让,真的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对丞相。


后来,刘禅渐渐的长大成人了,按理说诸葛亮已经该把大权还给刘禅了。可是事实时不仅没有还政给刘禅,反而还经常把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当三孙子一样训斥。出去打仗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心腹之人送过去“辅佐”刘禅。在《前出师表》里也明明白白的说了对刘禅各种各样的不满意,真的没有把他当皇帝去看待,反而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一样。这谁能受得了?反正小编我是受不了,早就掀桌子发脾气了。可是偏偏刘禅就没有,也许是懂得诸葛亮的这些作为并不是有异心,而是真的在为了蜀国的发展而殚精竭虑。所以刘禅没有表达任何不满,依旧是事事谦让。后来诸葛亮打了败仗,诸葛亮十分惭愧主动连降三级。尽管二人之间有些难以言说的不和谐,可是在等诸葛亮再次立功之后,刘禅又将诸葛亮官复原职。这说明刘禅深深懂得君臣不合国家就不稳定的道理,所以刘禅并没有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就将国家和臣民置于不顾。

刘禅和臣子们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敢于放权是阿斗的一大特点,不客气的说,后期蜀国的气数完全和刘禅用的人挂钩。刘备刚去世时将刘禅交给了诸葛亮,刘禅自知要想匡扶汉室就得有待他身边的臣子们,把大权交给相父,朕可以放宽心啦。


刘禅从17岁登基到58岁降魏下台,在位时间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有人说这得益于诸葛亮的辅佐,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在位29年,在那个十分动荡的时代,如果愚不可及或者荒淫无道,是很难这么长时间坐住江山的。


刘禅的皇帝位子并不好做,他要考虑和权衡的事情太多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君臣关系,而作为托孤大臣,诸葛亮的实际地位是高于刘禅的,刘禅处处维护诸葛亮的主政地位,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但是也是非常恋权的人,他有点固执己见,没有看清楚蜀国最弱小的情势,穷兵黩武,梦想统一各国,导致了蜀国国力的衰退。对后主他并不是鼓励他,辅佐他,而是监视他,教育他。君臣关系有些混乱。而刘禅虽然有意见,但是为了保持蜀国内部的团结,也没有去阻止诸葛亮的各种计划。


用当皇帝的时间来评断皇帝是昏是明也是片面的。刘备死前让阿斗听诸葛亮的,这是遗训,诸葛亮不仅撑了十二年,而且在这十二年里稳固了三国局面。诸葛亮死后,又有诸葛亮培养起来的姜维撑场面,又撑了十几年。这段时期里的阿斗只是最终的决策者,而不是决策的制定者,只要伸伸手盖盖印章便可以了。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可以说是继承了他的遗愿,继续主持北伐中原战略。当然,在诸葛亮累死以后,蜀汉在费祎、蒋琬、董允诸人的努力下,蜀汉的发展也很不错。在蒋琬、费祎先后死后,方由姜维主持大局。只可惜姜维后来也顶不住宦官黄皓的倾轧。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刘禅做到了当机立断,没有拖拖拉拉,使得国家群众以损失最小化的情形成功的过度了。并没有因一己的私利和所谓的面子,而不去考虑国家,不去考虑百姓,跑去和敌人决一死战。也许很多人认为刘禅的这种举动完全没有任何的男儿血性,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软蛋!连去跟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都没有!可是,我们仔细的想想,如果刘禅跑去和敌人拼命,名声是赚到了,可是命却没了,不仅是百姓的命,包括他自己的命,都没了。想一想,连命都没有了,还说什么面子?谈什么名声?纵观历史,如此仁德的君主已经很少见了。


大智若愚多一些吧

主要是还是平时刘禅不出来管事。

都是9年义务教育,你咋这么优秀?

相关标签:刘备

上一篇:求茂腔MP3音频即可

下一篇:英国工业革命年代为何男生是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