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作为新时代传媒人才,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19-04-07 07:11:16

大概800字左右,

所谓乡村振兴, 就是通过大力发展, 使乡村逐步兴盛和繁荣起来。在人民日益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我们所需要的乡村振兴不单纯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振兴, 而是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 也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在内的全面振兴。


因此, 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其内涵十分丰富。当前, 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


这次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又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和面临的新形势, 确立了新的总要求, 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20字方针。这一总要求内涵更加丰富, 领域更为广泛,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特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 作为新时代传媒人才,要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宣传报道和沟通协调上:


一是推动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 则经济兴旺。如果缺乏产业支撑, 或者产业凋敝, 乡村振兴将成为空中楼阁。

加快振兴农村产业, 首先要坚守耕地红线, 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 谨防借“改革”“振兴”之名, 违法占用甚至非法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 大搞“非粮化”“非农化”, 由此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其次,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质量和效率,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第三, 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前后向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康养、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


二是优化人居环境

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功能完备、服务配套、美丽宜居的新乡村,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应当注意的是,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一定要考虑到未来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趋势,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

为此, 要从城乡融合和一体化的视角, 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行数量与质量并重, 在进一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基础上, 着力改善供给结构, 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 尤其要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


三是促进乡村文明。

振兴和繁荣乡村文化, 促进乡村文明,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如果乡村文化衰败, 不文明乱象滋生, 即使一时产业旺盛, 也难以获得持续的繁荣。要全面振兴乡村, 还应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 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承和弘扬农村传统优秀文化,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四是强化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 给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带来多方面挑战。在新形势下,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教育、引导、约束、惩戒作用,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 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建立更加公正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五是改善农民生活。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就是要通过乡村经济振兴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进一步增进农民福祉, 大幅度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使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生活富裕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从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农民增收的源泉应该来自于农业和农村, 而不是农业农村之外的城市产业支撑。因此, 未来农民的增收要在进一步减少农民数量的基础上, 通过农村产业振兴和资源激活, 逐步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农村导向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多报道三农发展现状,及时反映农村时弊和农民、干部、教师、科技人员的要求和呼声。

上一篇:(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国历史的过程,世界历史的过程)若是用(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来形容,

下一篇:《荷马史诗》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