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周期吗

更新时间2019-03-31 14:25:47

存在。

地震活动周期或称地震的周期性活动,是指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点。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地震强烈活动以后,往往需要经过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才会再度活动,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在活跃期中,地震释放了大量能量,需要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积累能量,当能量足以使岩石变形、破裂,地震活动方能再次活跃。


活跃期中的地震,除次数增多外,大地震也增多。两个活跃期之间的时期称平静期。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相关专家指出,地震活动是有一定周期性。但每个周期的长短是有差别,原因是一次大地震把某个地震带内所积累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因此,必须再积累一个时期才能再发生大地震,这样就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

此外,也有的地震是没有周期的。这跟地质况有关,比如河北邢台,大约100年左右是一个周期,因为断层带的地壳是有规则的移动,当地下的能量积累到必须使地壳发生移动时,地震就发生了,这种地震是有周期的。

而绝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之外的运动,就促生偶然的地震,偶然的地震往往能量巨大,瞬时引发,并不是周期内。


目前为止,理论上不存在“周期”。

诱发因素多,目前的科技无法预测

大约十一到十二年就会有一次大地震的!

相关标签:地震

上一篇:请问有鬼吗

下一篇:现实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