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我们的家史的内容

更新时间2019-02-26 07:29:01

“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015年1月,由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主办,东方历史学会、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口述史研究》提供学术指导的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获奖作品由鹭江出版社结集出版。《我们的家史——中学生笔下的那些年》收录大赛获奖作品26篇,精彩片段84段,学生自主选题,与受访的长辈平等对话,通过问答访谈接触到了多元而复杂的历史细节,进而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寻找答案,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养成对家族、对历史“同的理解”。本书是一个集历史学、文学、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实践项目的成果。

  发现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一个世纪以来,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蕴含着各自的苦难和荣耀、映射着历史的投影,值得我们停下脚步倾听,用心去探索。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单元的缩小,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渐有缺失,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祖父母的名字和生日,更是从未听过他们的故事。

  本书源于中学生写史的征文活动,孩子们与长辈和家人促膝长谈,聆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人生,这为家庭的亲联络和代际沟通打开了一扇门,让孩子重新认识了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浓厚的亲情中滋养出对家人的尊重,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家长对孩子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家庭教育。

  在本书收录的文章中,记述了台湾“澎湖案”中的蒙冤校长、侦破邱家血案的“福尔摩斯”、冒险偷渡香港的农家少年、致力和平事业的日本战后遗孤、唐山大地震中坚持救护的军医、井下四百米奉献一生的矿工……孩子们用自己的笔,追寻逝去的时光,讲述家族的故事,见证平凡中的沧桑,这一篇篇记录着苦难和荣耀的文章中,无不流露出对亲人的敬意和爱意。

  在时间的河流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对于学生而言,“寻根”是一堂不可或缺的成长课——寻找和父辈、祖辈的亲密感,重新面对过往,知道自己“来往何处”,从而在历史的纵深和世界的广阔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思考生活的意义和未来的去向,这些是每个青少年塑造人格的必经之路。中学生写家史活动激发中学生主动关注并追寻自我生命源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采访和写作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技能,又可培育独立自主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意识,是最好的公民教育和实践活动,也日益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互助历史教育活动。

  本书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对历史、家族、时代的感触和思考,对自我的找寻和认知,为教育工作者和社科人文领域的工作者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同时,中学教师们为参赛学生提供的写作指导,也是对历史学科、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的家史背后才是最真诚的国家史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短短一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被迫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在工业化尚未完成之际又不得不顺应世界潮流向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急速转变。李鸿章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唐德刚则称之为“历史的三峡”。时代的巨变,常常让人们只看到大江大海、波澜壮阔,却淡忘了身后那条默默流淌的生命之河。

  历史并非只有遥不可及的本纪、世家、列传,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包括我们身边每一个普通人。这些“个人”与“家庭”,或许只是教科书中的省略号,但他们的涓涓细流,才汇成历史的江海。 

  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这是一本普通人的口述史和心灵史,书中一个个普通百姓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追忆和对个人际遇的叙述,朴素、真实、生动,让历史呈现出更加立体和丰满的面貌,可弥补正史记录之不足,充实个人史、社会史等角度的研究材料。搜集、积累这些素材,也打通历史与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研究的界限,由每个人、每个家庭的一条“线”,连成经纬,编织出真诚、丰富、生动的国家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获奖文选。“写家史”是中学生认识自我和实现自主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自主选题,与受访的长辈平等对话,通过问答接触到了多元而复杂的历史细节,进而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养成对家族、对历史“同情的理解”。

  书中记述了仅仅出于玩心热情参与文革大串联的懵懂少女,在唐山地震后不眠不休抢险救人的年轻军医,远赴边疆十余年仅以家书联系的战士,和家贫为匪、偷渡异乡的农民等人。他们是真实历史中的一分子,他们是我们身边有故事的普通人。

  2011年至今,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参赛学校超过1000所。累计培训教师、学生十万多人,数十位专家学者提供评审、指导和专题讲座等志愿者服务,数百位教师、家长、学生申请成为志愿者。

  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正日益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互助历史教育活动。

  主编简介:

  李远江  

  《东方历史评论》高级编辑,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总策划。

  编辑推荐:

  这是一场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公民写史”运动;这是一次对生命本源的探寻: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历史只记录本纪、世家、列传么?我们的家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一样精彩,我们的家史,折射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台湾“澎湖案”中的蒙冤校长,侦破邱家血案的“福尔摩斯”,冒险偷渡香港的农家少年,致力和平事业的日本战后遗孤,唐山大地震中坚持救护的军医,井下四百米奉献一生的矿工……

  他们或许只是教科书中的省略号,或许只是大江大河中的一滴水,他们是我们的至亲,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追寻我们的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轨迹,见证普通中国人的苦难与荣耀,用心记述平凡中的沧桑,获得最深刻的感动。

  本书收录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获奖文章26篇,精彩片段84段。中学生们最真诚的追寻、讲述、记录,终将涓滴成江海,让自己的家史汇聚入大历史的潮流。

  名人推荐(媒体评论):

  既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他们的父母,也能增进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对家庭的尊重。——任志强

  他们表现的不仅仅是一段纪实,还有一个公民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真诚。——赵亚夫

  老百姓的历史最重要,普通人的历史最重要。——雷颐

  在中学生们的笔下,人们看到了婉转隽永的陈年往事,看到了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90后们别样的观察和思考。——《南方都市报》

  因为这样的思考与表达,历史那种冷静的质感,获得了某种温度;历史那种铁一样的光泽,泛出一些动人的波纹。——《中国青年报》


就是你的家庭发展的历史

这个题目不对 啊

本书为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获奖文选。“写家史”是中学生认识自我和实现自主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自主选题,与受访的长辈平等对话,通过问答接触到了多元而复杂的历史细节,进而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养成对家族、对历史“同情的理解”。

书中记述了仅仅出于玩心热情参与文革大串联的懵懂少女,在唐山地震后不眠不休抢险救人的年轻军医,远赴边疆十余年仅以家书联系的战士,和家贫为匪、偷渡异乡的农民等人。他们是真实历史中的一分子,他们是我们身边有故事的普通人。

2011年至今,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参赛学校超过1000所。累计培训教师、学生十万多人,数十位专家学者提供评审、指导和专题讲座等志愿者服务,数百位教师、家长、学生申请成为志愿者。

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正日益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互助历史教育活动。


看看你的家的历史

你姓甚名谁?

简要的族谱,重要人物的介绍等等。

上一篇:求《伪装学渣》的类似文,希望全文无泪点文风轻松搞笑,尤其像贺朝这样的骚攻超级喜欢,拜托拜托

下一篇:《只有山歌敬亲人》是哪个乡镇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