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汕头为什么能成为“百载商埠”

更新时间2018-03-11 12:06:29

地处南海东北部边缘和台海西南边缘,南下可联系南洋、西洋,北上和联系日韩

华侨聚集区,出海方便,开埠早。

1. 汕头的地理位置: 
   汕头地理位置为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8公里;汕头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3] )、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汕头市区面积310平方公里。紧靠香港、澳门、台湾,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汕头位于广东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史称“粤东门户,华南要冲”,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也是全国著名侨乡。

 

汕头位于广东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史称“粤东门户,华南要冲”,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也是全国著名侨乡。 
  
2. 汕头的地形地貌: 
 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区)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3. 汕头的沿海环境: 
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其中南澳23个、潮阳1个、汕头12个、澄海2个、牛田洋2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区县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   
4. 汕头的发展历史: 
汕头市区地处韩江、榕江、练江的出海口,汕头湾把市区分成南北两片。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南片濠江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 
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失败,汕头被开埠,成为了通商口岸。自此许多国家都在汕头设立驻华大使馆,大量外商来汕贸易,其中掠夺大量劳动力、贩卖人口等恶性,但间接促进了汕头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迅速加快。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汕头的广大侨乡同胞: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6. 汕头的气候条件: 
汕头境内大部分属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全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 综上: 
汕头的区位优势有以下几种: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 
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 
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 
汕头于1861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积0.16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而著称于世。   
 
● 总结与反思: 
汕头独特的区位优势,由韩江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是建立港口独特的先天条件;有大量的海外侨胞,有利于大量侨胞会汕投资,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汕头是改革开放早期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肩负着领头羊的作用,便于对外贸易、对外交流。  下面是我对汕头发展的一些见解: 
一是汕头可以利用大量华侨同胞的优势。汕头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有广大的人脉,著名的侨商有李嘉诚、林百欣。在这方面我觉得政府应该大力鼓励海外同胞来华投资,实行一些有利于海外侨商的政策,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会有利于侨商来汕头投资,促进汕头经济发展。 
二是汕头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其中汕头著名的景点有汕头石炮台、青云岩、巨峰寺、天坛花园、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龙泉岩寺庙群、白花尖大庙、妈屿岛、礐石风景区、北回归线标志塔、中信度假村等。对此,政府可以重视发展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来汕头旅游,而且我们汕头本土人民应该发挥高素质迎接外地游客,给外地游客一个好的印象,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三是靠自身的努力!这是最关键的。汕头应该坚持自力更生的宗旨,靠自身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该重视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汕头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做到统筹兼顾。不要做先污染和治理的老路。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汕头一定会更加美好的!

上一篇:如何写好图配文稿件

下一篇:岳飞治军绍兴六帅········中的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