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隋朝三征高丽句的过程是?

更新时间2019-01-31 05:56:53

一、隋炀帝对征讨高丽的前期准备  

隋炀帝攻打高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历经数年的精心准备才做出的决定。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隋炀帝下命令修筑从陕西榆林到北京的驰道,隋朝驰道规格比秦朝驰道规格高许多。秦朝驰道路宽五十步,而隋朝驰道路宽为一百步。这条驰道长达三千里。此外还修筑了两条以涿郡蓟城(今北京)为交汇的陆路干道:一条自南向北,一条由东往西。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再发河北诸军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这是南北大运河中最长最重要的一段,“长三千里,广百步”。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运河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所。  


公元609年(大业五年),在蓟城(北京)建临朔宫。《北史?闫毗传》:“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明年,兼领右翊卫长史,营建临朔宫。”炀帝以涿郡(今北京)作为讨伐高丽的基地,驰道与永济渠是水陆两条军需供应线。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北运,临朔宫就是临时讨伐高丽战争军事准备谋划指挥部。《北史》明确记载隋炀帝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永济渠,从洛口到涿郡一段是为了讨伐高丽做准备。  隋炀帝修驰道通北京,凿永济渠通北京,在北京建临朔宫绝对不是为了个人游玩,那些认为炀帝修大运河是为了供其游玩的言论,不止可笑而且幼稚得近乎无知。隋炀帝修永济渠除了对北方的开发,加强巩固北方,还有就是为收复高丽做前期准备。  


公元610年(大业六年),炀帝下诏曰:“夫帝图草创,王业艰难,咸依股肱,叶同心德;用能救厥颓运,克膺大宝。然后畴庸茂赏,开国承家;誓以山河,传之不朽。近代凋丧,四海未壹。茅土妄假,名实相乖;历兹永久,莫能惩革。皇运之初,百度伊始,犹循旧贯,未暇改作。今天下交泰,文轨攸同。宜率遵先典,永垂大训。自今已后,唯有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炀帝明确的告诉大隋的将军们只有现在建立有利于中国的开辟山河不朽功勋,才能得封赐,你们的子孙们才能世代享受你们的恩德。  


炀帝心腹当时大隋朝“五贵”之一吏部侍郎裴世矩深知炀帝心意看准时机进言道:“高丽之地,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但以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高丽本来是商朝纣王叔父箕子的封地,汉晋时都是中国郡县。现在高丽不向大隋臣服,竟为异域!此事一直是你父皇的心病,先帝想收复高丽之心久矣。可是当初汉王杨谅征讨不利。现在中国乃全盛时期正是收复高丽的大好时期。陛下你怎么能不有所作为?怎忍心让如此文明之地仍然为蛮夷之乡?  


此话当然正说到炀帝心里去,炀帝攻打高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历经数年的精心准备,炀帝如此用心其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把高丽彻底变成隋朝的一部分,如同当初把陈朝彻底变成隋朝的一部分。所以他要像攻打陈国那样亲自征伐,他要亲自建立大事业。隋炀帝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隋书》认为他“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宋人文莹说他“炀帝规模广远,欲吞秦、汉,自劳万乘,亲出玉关……”他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二、隋炀帝为什么要攻打高丽  《北史高丽列传》:“炀帝嗣位,天下全盛,高昌王、突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元(高丽王高元)入朝。元惧籓礼颇阙。”这就给杨广攻打高丽埋下了伏笔,其实高丽人不是不尊服隋朝,而是高丽王不敢亲自前往隋朝谢罪,怕自己被隋朝扣留治罪!炀帝灭高丽之心,或许早就有了。  


高丽是一个具有极高文明的国家。高丽国都在汉乐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平壤城与国内城、汉城,并称高丽国的“三京”。此时的高丽人占据辽东大部,高丽主世袭爵为辽东郡公。高丽是辽东的霸主,是实力强大的政权。  


开皇初,高丽频频派遣使入朝表示臣服隋朝。等到大隋平陈统一中国后,高丽人有了危机感开始治兵积谷,为拒守隋朝做精心准备。开皇十七年,隋文帝赐高丽王高汤玺书曰:“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高汤看到书后惶恐万分,表示将奉表陈谢,不久即病死了。其子高元嗣位。隋高祖谴使拜高元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衣一袭。高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并请封自己为王。高祖特别优待他,册封高元为王。  


开皇十八年,高元勾结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隋高祖杨坚命小儿子汉王杨谅为元帅,通领水陆大军讨罚过高丽。尽管“时馈运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渝关,复遇疾疫,王师不振”等不利客观因素,但隋军还是打算渡过辽水对高丽老巢发起进攻,高丽王高元吓得城恐不安敢忙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杨坚认为此时讨伐高丽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下令罢兵,待之如初,高丽也岁岁遣使向隋朝朝贡。  


辽东除高丽外,还有百济、新罗、靺鞨等政权,它们多时臣服于大隋。高丽虽也臣服于隋朝,但时常拉拢、讨伐其他国家。高丽无疑破坏着辽东的秩序,也挑战着隋朝在辽东的威望。如果高丽把百济、新罗、靺鞨都灭了,一统辽东。高丽的实力与威望无疑倍增,也将对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高丽是隋朝最大的隐患,是隋朝未来最大的敌人。  


攻打高丽是炀心中早有的想法,或许正是父亲在世时叮嘱他要完成的任务。隋炀帝攻打高丽,不是高丽对他不尊服,大业五年高丽人还向隋朝朝贡。而是隋炀帝要彻底的把高丽变成隋朝一部分。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1]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  ,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上一篇: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是?

下一篇:请介绍秦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