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后世以科目取士,则一时风气趋之。虽其道不殊,而名实之间或渐远矣。然郡县文运恒视……”怎解?

更新时间2019-01-19 18:19:38

后世以科目取士,则一时风气趋之。虽其道不殊,而名实之间或渐远矣。然郡县文运恒视此为盛衰,何欤?

近代以科举取士,于是一下子它就成为了时尚。虽然两者在大方向上并不矛盾,但是名和实之间已经脱离而渐行渐远了。但是郡县在关于学术文化气运的盛衰判断上,始终还是以此作为依据,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段话似乎是对“文运”一词的词义辨析,这个词有两解:①指学术文化的气运; 2.指科举试录的运气。

后代以科目(应为进士科)作为选取士人的标准,于是一时风气偏向进士科(经义论策)。虽然方法没有差别,但是已经渐渐名不符实了。然而为什么郡县却把进士科成绩视为本郡县的文运盛衰标志呢?

科目: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上一篇:这句话是何意?

下一篇:怎样找出孩子的学习短板和失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