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为什么说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门好的隐性课程

更新时间2019-01-12 14:15:11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美国学者高尔顿最早注意影响教学内容的非正式系统,他在《中学社会系统》中认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与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


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指学生在学校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尽管学者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至今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概念的不确定似乎并未影响到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研究热情。近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际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比如,讨论校舍建筑、教室环境布置、各种庆典仪式、校纪校规、课堂规则、校风班风、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性别角色差异等。


特点

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

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

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

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主要表现形式

  1. 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2. 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3.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4. 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综上所述,所以说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门好的隐性课程。


上一篇:2018年一消什么时候出成绩?

下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的智能处理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