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孝文帝为推行汉化实行了那措施

更新时间2019-01-03 05:31:52

政策内容: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影响:
1.实行“班禄”,巩固、改造了北魏政权;
2.均田制、三长制和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恶性发展,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3.汉化政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时,一再受阻,软硬兼施。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要求朝廷上不可以使用北语,若是违反就会被罢免官职;改用汉朝的尺、斗为度量单位,铸造货币,开启了使用货币的时代;沿袭春秋鲁人的祭祀礼仪;在洛阳创办学堂;强调了丧葬的礼节,住在洛阳的鲜卑人去世后就埋葬在当地,不可以埋葬在故乡。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孝文帝又规定,北人称土为拓,后为跋。由于魏的祖先是黄帝,所以称之为拓跋氏。土是万物之元,后来就改为姓元。由于大臣中很多都是少数民族,姓氏很繁琐,后来把这些让的姓氏都改为汉姓。鲜卑族的姓氏都是取自其中的一个音节,选取为汉族中的一个姓。如此就有了,穆氏、陆氏、贺氏等八大姓氏,这些姓自建国以来一直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官职也都很高,都被认为是鲜卑中的大姓氏。

 

为了向南朝中的汉人学习门族制度,孝文帝又加入了北方汉人的四大姓氏,分别是卢氏、崔氏、郑氏还有王氏,还把这几个姓氏的女儿召入宫中。他认为自己要做表率,就将李冲的女儿召进了宫中,做自己的夫人。还让自己的弟弟们娶了汉姓的姑娘。虽然这样做有些强制性,但是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一来,鲜卑族人就可以和汉人很好的融合做一起。尽管,有些个人是不愿意的,但是这对于整个民族而言,意义非凡,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忽略民族的意义。

 

这魏孝文帝的坚持之下,还是有成效的。汉人和鲜卑人不断的融合,磨合了两族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趋势之下,北魏内部却由于人为况,导致出现了士族寒族,以及社会阶级的分化,没过几年,北魏就出现了分裂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来,北魏的兴盛是孝文帝造就的,北魏的灭亡也是因为孝文帝。

 

历史上有人说,孝文帝当初实行汉化,他的儿子元恂内心是反对的。因为元恂和孝文帝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元恂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自小就不喜欢学习,身材肥胖。他这样的形象就适合在草原上吃吃喝喝,洛阳的生活是在不适合他。由于洛阳位于黄河以南,一到夏天就很饿,这让他觉得是在难受,一直想要回到草原上。孝文帝要求他穿上汉服,只要在外人在场的时候才会穿一下,回到自己府上后立马就脱掉,穿上自己的胡服。府上的人每次都劝他穿汉服,他很是固执,就是不听。

 

一天孝文帝到了嵩山去祭祀,太子在都城洛阳镇守。他和自己的随从一起商议,准备了一匹快马,刺杀一直不顺服他的高道悦,想要日夜兼程到达平城。洛阳城的将领元俨看出了太子的计划,随即就下令关掉城门。这下太子就没有办法出去了,又回到了自己的府上。此时,尚书陆琇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孝文帝,孝文帝很是震怒。在他知道洛阳城中还是安定的,他就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祭祀典礼。孝文帝前脚刚回到洛阳城,就叫让把太子抓了起来,带到自己的面前。上来就是一顿臭骂,然后叫让用棍子打太子,打的太子身上没有一块好肉,才把太子送回府上。

 

这件事沉淀了一段时间后,孝文帝没有很生气了,就把朝中大臣就叫在了一起,商讨着想要废掉太子。孝文帝的这个决定,很多大臣都反对,尤其是太子太傅穆亮,甚至跪在地上替太子求。孝文帝看到这样的场景,只好说,大臣们都替太子求情,都是看在私情的份上,而我现在商讨的乃是国家大事。自古以来都是大义灭亲,现在的太子都敢不遵从我的命令,想要叛据北方。这明显就是眼里没有皇帝,没有我啊,为怎么可能容忍他呢?如果我今天放过了他,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祸事,等到我去世后,魏国一定会发生混乱啊。

 

于是下诏书,废除太子为庶人,立次子元恪为新任太子,还派兵时刻监管着元恂。元恂的下场和当年宋国的刘义康是一样的,后来传言说,有人想要谋反拥立他。孝文帝担心再次造成霍乱,就赐了他一杯毒酒,让他喝了下去。虽然前太子去世了,穆泰也没有轻易放弃。当年冯太后一直想要废掉孝文帝,是穆泰一直拼死劝说,才保住了孝文帝的地位,这样来说,孝文帝应该十分宠信穆泰才对。

 

由于很多反对汉化改革的大臣,都找到穆泰,想让他出头谋反。于是穆泰等人,背地里拥护了阳平王元颐称帝。但是谁能想到,元颐一面答应了穆泰,一面又向孝文帝告密。孝文帝震怒,把以穆泰为首的官员都抓起来,全部杀了。这样一来,所以反对孝文化推行汉化政策的势力,都被灭掉了,真可谓是软硬兼施啊。


改汉姓,穿汉服、行汉礼、说汉语用汉字,与汉族世家通婚;但无法同步汉化,北方边境戍边的鲜卑人就无法做到、同时扩大鲜卑族内部的贫富差距,北方鲜卑人无法忍受南方鲜卑权贵的苛待,与边疆各族起兵反叛

首先是迁都洛阳,然后强制性的让所有鲜卑贵族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等等。

上一篇:历史时期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下一篇: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根本途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