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

更新时间2019-01-03 01:04:18

1、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调查,许多企业人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局限性。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造成我国某些地方就业紧张,某些地方却求贤若渴的“奇怪”景象。
2、客观原因
(1)高校大学生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直观地可以从上面的数据看出,自从2003
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呈高速上涨。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地区经济衰退,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数目减少,甚至有些企业开始裁员。由此造成供求数目上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2)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虽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制度等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重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全面素质不足,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造成了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此外,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俊。
(4)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找不到人。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

一、社会原因,包括:

1、在中国现阶段主要是供大于求,导致就业竞争太过激烈。

2、全国毕业的大学生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虽然其他地区也有就业优惠政策,但是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宁愿实业,也不愿意到西部等艰苦的地区去工作。

二、用人单位原因:

1、用人单位对蜂拥而至的大学生择优录取,标准越来越高,比如首先是名校、优等生等,非常注重综合素质,导致多数人望而却步。

2、确实有些单位不需要本科生,需要有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科技人才,要吗只需中专生、技校生等,使大学生处在一个搞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上。

三、学校原因:

1、就业指导工作流域形式,对大学生帮助作用不大。

2、高校为了保证生源,盲目开设社会热门专业,导致热门专业供大于求。

四、个人原因:

1、就业能力不强,缺乏就业过程中的应对能力,眼高手低不好就业。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存在待遇要好、专业对口等思想,导致错过发错不错的就业岗位。

上一篇: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