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12-29 01:23:37

 1、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这个第一个百年目标,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期。目标不会轻轻松松实现,我们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防止和化解重大风险是前提,精准脱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重中之重,防止污染是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能不能打赢这三项“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我们还有4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这些贫困人口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硬仗中的硬仗,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使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3、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我们相信,通过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各族人民一代代锲而不舍的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

 

相关标签:现代

上一篇:中国消防协会怎么申请入会

下一篇:初一政治生命接续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