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赵构是一个昏君,为什么却能开创一个长达几百年的王朝?

更新时间2018-12-24 19:42:35

赵构统一了抗金的阵线

北宋灭亡时,赵构可以不跑,可以坚决不放弃旧都开封所在的河南等地,那就是在徽钦二宗被金人所掳之后,再加上一个赵构。这种况下,宋朝剩余的军事势力可能会成立很多个接任北宋政权的小朝廷,那么不用金国进攻,已经先行内乱了,这种况下金国还真有可能统一了全国。

这一点看看明朝灭亡后的南明政权就知道了,崇祯自尽了。多尔衮一听说南明出现了两个皇帝,马上就放心了。事实也是如此,两个南明小朝廷先打了起来。再加上还有很多义军,简直是乱成一锅粥,所以,满清只用了八旗的十余万军队,就趁机统一了全国。

而赵构呢,至少他稳稳的建立了一个南宋朝廷,稳定住了局势,遏制了金军的南下,这肯定是赵构的功绩,一个昏庸的君主是做不到这点的。


赵构的决策都是因情况而定

赵构可以很好的平衡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绝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可以做到的。

赵构对于金国,在绍兴议和之前,多数时间都是以战为主,以战促和。甚至还从全局出发,部署了至少两次引诱和围歼金军主力的计划,一次是杜充接替宗泽之后,一次是淮西,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两次计划都没能顺利实现。赵构由此也认识到,他的军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的战略目的,很难被所有将领统一的执行。

但是,赵构还是在黄河和淮河之间,建立一条一两百里的缓冲地带,让宋金之间的军事势力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


赵构倾向议和的原因

赵构怕跟金军打仗么,当然不怕,如果他怕的话,主战派早被杀光了。那赵构为什么却倾向跟金国议和?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赵构并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所有的南宋将领,特别是岳飞、韩世忠这类坚决抗金的将领。

赵构下令撤退时,总是有人继续往前冲。岳飞跟随杜充时,就曾亲自上阵斩杀过不听命令的南宋将领。而赵构下令进攻时,也经常有将领反应不过来,这仗怎么打。

第二个原因,战争需要巨大的财政开支,南宋朝廷当时已经快负担不起了。

朝廷没钱了怎么办?难道向大地主、大官僚募捐,必然办不到。这时候只能向农民征收,再加上土地兼并,大地主和大官僚也在盘剥百姓,农民过不下去了,只能起义了。

这时候,连岳飞都要被调回来平叛。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事情,也给岳飞抹黑了一笔,但是可以不做么?赵构面临的很多事情也是这个状况,即使被抹黑,也是要去做的。

岳飞等将领只管打仗,可以不管这些事情,但是赵构可以不考虑么?所以,赵构要控制好节奏,既不能让金军占了优势,也不能拖垮了南宋的经济,这是需要能力的。


第三个原因,老百姓是要吃饭的,不打仗是最好的。

看看整个宋金战争的过程,金兀术数次险境逃脱,还不是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帮助。这些百姓为什么要帮金兀术?对他们来说,不管谁赢谁输,赶快打完,不要再折腾了就好。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是都支持南宋军队的。

这点恐怕不仅仅赵构了解,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将领也都知道。

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完颜宗弼进攻南宋时,一大批农民起义军开始起义反对南宋朝廷;到了海陵王完颜亮再次撕毁和议进攻南宋时,南宋腹地又是一大批农民起义军开始反抗南宋朝廷。

赵构身处的位置不同,要解决的问题就不一样。一个国家对外战争,并不是简单的让将领带兵出去就足够了,这是一个国家的事情。

赵构倾向于议和,并不是赵构“昏”,而是迫于形势。赵构确实有私心,但是哪个皇帝没有呢。所以,赵构绝不是昏君,也不是没有能力的君主,相比崇祯的境况,赵构的所作所为已经非常好了。


宋高宗赵构在前期是一个明君,重用主战派,而且赵构本身也是武艺高强(赵构放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宁死不屈服金国的淫威!但是晚年的赵构就是一个昏君,解除主战派的军权,还杀了想直捣黄龙的岳飞!对奸小人言听计从,根本不顾前方战事,还一意孤行迁都!

赵构其实是杀岳飞的凶手,岳飞打倒长江以南他召回了和宋钦宗同父异母,后来8帝姓赵不是后代了,宋朝实际罪名是第一个赵匡胤贬斥了打下宋朝武将提升了文臣不使用武将,南宋其实是岳飞稳固的,赵匡胤其实就是开始不贬斥武将宋朝还会和唐朝一样强大全怪了赵匡胤这样就没赢过周边国家


宋国外部的民族矛盾超过内部的阶级矛盾,赵宋将近枝皇族都集中在汴梁附近,靖康之变被女真人一网打尽,只有赵构是漏网之鱼,南宋军民为避免分裂只能拥戴他,而女真人也借此拿捏他,不议和放几个赵宋皇族回去搞内斗

吃祖辈的老本

宋朝在当时岁外军事方面看起来确实弱,但是宋朝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周边各国不断周旋。

两宋时期,风云际会,中原大地支离破碎,北方有辽国,有正在崛起的女真族;西边有西夏,大宋王朝在夹缝中生存着。檀渊之盟后,中辽之间维系了百年的和平,可这一平衡被强大的女真族打破了,女真人建立金国,南下灭辽,攻入北宋国都汴梁,俘虏徽钦二帝,把整个皇族一窝端,至此,北宋灭亡。万幸的是,皇族有一个漏网之鱼,他就是南宋的建立者,康王赵构。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封康王,从小不受待见,在第一次金人进攻北宋时,宋朝求和,金人开出条件,要一个王爷和一个大臣来做人质。也不想去,这时赵构站了出来,主动去当人质,和他同行的是大臣张邦昌,也就是将来金国立的伪楚政权的皇帝。

进了金军营帐,张邦昌哆哆嗦嗦,都被吓哭了,赵构却表现的从容镇定,甚至还弯弓搭箭,在金人面前露了一手。金人疑惑了,他们印象中的宋国皇族都是软蛋,以为宋朝骗他们,送来的不是皇族,又要求换赵构回去。赵构平安回来,威望大增。

金国第二次进攻大宋国都汴梁时,城破国亡。当时赵构被认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正在外招兵,有幸躲过一劫,成为赵家王朝唯一的希望,赵构也不负所托,筚路蓝缕,历经艰险在杭州建立的南宋,使宋朝又延续一百五十多年。

 

看看当时的形势,北边辽国已灭,金国独大。西边有西夏,中原地区是金人立的伪楚政权,扶持张邦昌做皇帝,金人的想法很简单,中原地区地地盘太大,我们管不了,索性宋人治宋,张邦昌死都不愿意,但金人逼他,若不答应则屠城,张邦昌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在山东地区还有刘裕的伪齐政权。赵构一个光杆司令,先是被金兀术追杀,称之为搜山检海捉赵构,后被逼到大海上,漂泊了四个多月,又经历淮西军变等等。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的南宋王朝。

 

按理说,在那样的乱世中兴宋朝非常不容易,比新建都难,但为什么人们对赵构更多的是指责和唾骂呢?

首先在于他的法统地位,中国历来是讲究法统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上文说到金人扶持张邦昌做了皇帝,然后金人就退走了。赵构回到汴梁,张邦昌立马还政与赵,磕头说“死罪,死罪。”赵构知道张邦昌事出无奈,但出于统治需要,还是杀了张邦昌。这里就出问题了,你赵构的皇位是张邦昌给的,而张邦昌是金人册封的,那你的权利来自金人,况且你爹你哥还活着,他们只是被俘虏到了北方,他们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你只是一个兵马大元帅,不能当皇帝。

 

这就是宋朝可笑的法统,宋朝的理学非常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再加上儒家天生有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导致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代表人物是丞相李纲,他面对的是赵构,但心里想的是徽钦二帝,一次次的催促赵构北伐,赵构是明白人,知道现在北伐无异于自寻死路,可李纲不管这些,在他的正统思想里,邪不胜正,你赵构天生的使命就是北伐抗金,迎回二帝,跟后来岳飞的想法有点像。不仅朝堂如此,百姓也跟着起哄,赵构一看不对头,跑吧。

 

这就说到赵构第二个被人唾骂的地方,喜欢逃跑,甚至还逃到海上,丢人啊。但站在赵构的立场想想,不跑又能怎样,金兵来势汹汹,我这边又没人能站出来抵抗,让我一个光杆司令这么打。但别人不管,反正你跑就是不对,丢大宋人的脸。这真是见人下菜,明知道打不过还要以卵击石,那不是找死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刘邦跑,是智慧,刘备跑,是能耐,我赵构跑,就是贪生怕死,凭什么呀?

而且赵构还总喜欢议和,每每在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求和,赵构是明白人,知道已经达成南北对立的局面,谁也灭不掉谁,议和虽然丢人,但这是最明智的选择。可别人不管,议和,就是卖主求荣,数典忘祖,不思进取,赵构表示很无奈。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用秦桧,杀岳飞。这个是可以看成一件事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很清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这个标准看,赵构是不折不扣的昏君。杀岳飞,自毁长城,从此没有了北定中原的可能,当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时,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痛心!痛心!

 

赵构不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构只不过是为了躲避金兵的入侵,将国都从汴梁(开封)迁到了临安(杭州)。

没有吧,开创王朝的是赵匡胤兄弟两个

宋朝的文治还是可以的,士农工商都挺好的

想必你是误解了开创这个词,赵构只是偏安江南苟延残喘,和开创这样的字眼完全不搭界

上一篇:三国杀求推荐,张星彩,夏侯氏,王基,张让或者其他?

下一篇:寒刀行夜叉的灭杀书为什么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