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文学和情感的关系论文

更新时间2018-11-27 21:42:06

  “丰富的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没有感经验准备而进入创作过程就等于无米之炊,毫不动情地走出创作过程就等于经历了一场没有意义的旅行.所以,没有情感就无法顺畅地走进创作过程,更不可能痛快淋漓地走出创作过程.本文将主要探讨情感与文学创作主体的内在心理机制的深层关系. 

   以艺术概括创造艺术真实,是文学作为认识活动的价值追求。而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情感则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然而文学在创造意识真实时主体运用“内在的尺度”,就已经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而艺术形象都是认识与评价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真理揭示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所谓情感,即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对此文学界有两中解释:

 

 

 

    一、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情感活动作为一种推动力量,它首先是推动、影响着形象思维。这可从三方面来解释:1) 感觉、知觉和表象都与情感密切联系着,表象长久存在,因而与表现相联系的感情也就长久存在,保存在记忆中情感必然针对形象的创造--形象思维直一定的影响作用。2)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情感活动是形象思维的推动力量。3) 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们经常是处于情感激动的状态。

 

    二、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活动作为一种推动力量,它还推动、影响着抽象思维。由于作家感到形象或形象体系已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于是不得不站出来发表议论。这是作家的情感活动在推动着作家发议论,也就是作家的情感活动在推动着作家进行抽象思维。

 

    文学创作中情感与理解两种心理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几乎完全相反,它们各有其特点,而且构成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文学创作形成了微妙而深刻的影响。文学创作的诸多特点,创作活动的特殊性,几乎都与这两种心理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在这里,认识不仅是情感形成的依凭,而且是饱含着情感的认识,情感不只是推动认识的动力,而且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总之两者水乳交融般地化为一体。

 

    中、西方文论讨论文学创作时,都很重视情感的作用。如《毛诗序》中说: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也在《文赋》中写到“诗缘情而绮靡”。刘勰还曾赞许风雅“吟咏性情”、“为情造物”,批评汉赋某些作者“心非郁陶”、“为文造情”。至于外国文学(人),巴尔扎克说他的小说是“以热情为元素”。列夫•托尔斯泰更是把情感提到艺术之本体地位,他说:“在自己心中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情感所以会在文学活动中产生如此深刻、如此巨大的影响,成为创作心理构成中的重要因素,是因为活跃于文学活动中的情感属于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有着质的区别。审美情感所激发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满足,而是对美的需要。审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心理感受、运思方式和语言操作的影响,也因此具有了审美规范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虽然也有理性和理智的作用,但处于主导地位的则是审美情感。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情感推动、引导着想象的展开。其二,情感影响着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其三,情感还会对作家理解人生、判断价值形成深刻的影响。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文学活动就无法形成。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审美心理的总体活动起推动作用。我们构建文学审美教学框架,依据审美的特点,首先要从情感入手,引导人们感受美。这一点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因为能在学习中由情感入手,就已摆脱了旧的文学观念的影响,就已步入审美教学的殿堂;——审美情感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审美欲望也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以此入手,加以强化,也就能促进审美更高阶段的进入。


相关标签:

上一篇:笛子曲中有马蹄声的是什么曲子

下一篇:抗日战争牺牲人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