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音

中国动画民族化怎么走

更新时间2018-11-26 20:00:14

中国动画的整体特点是————注重“实用“的方面而忽略“精神性”。
什么是精神性?
解释如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在其各自的著作中提到过,哲学开始与惊疑。惊奇面对自然,疑惑面对人生。当面对自然的时候,不停的追问“世界存在有何意义”“世界从何而来”,从而有了世界观;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不停的追问,“我们从何而来”“活着有何意义?”从而有了 人生观。
哲学,便是一门 追问世界与人生本义的学问。而立于人类本身,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慰藉灵魂,所以哲学中 又以 人生观 为最根本。这就是哲学中的 “精神性”。
个人认为,艺术品是为了满足人类追求完美的审美价值才被创造出来的。
动画有其技术性的一面,但作为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其精神性的一面。而中国动画相比较日本和美国动画来讲,非常缺乏这一点——也就是满足人类审美追求的功能。
无法带给观众灵魂方面的感动。
常用的形容是:缺乏人文关怀,没深度,肤浅,无法让人类产生共鸣……诸如此类吧。
曾经见过这样的评论:中国动画,看是看了,只是看的时候需要忍耐。

中国动画必然要强调民族化的原因在于:


这是时代规律的必然要求。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世界又正在被所谓的新媒体,互联网所改变,与前几个世纪完全不同的况,现在的中国文化产业像美国二十世纪前叶的文化产业一样,处于一个机会蓬勃期,而与那个时代更加不同的在于,中国处于的世界背景是信息大量充盈,大数据横行的互联网时代。所有的文化产业基于经济的发展,而在为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本身也应当影响着人类世界的发展。


不说爱国结,也不谈文化傲骨。中国的动画人在世界各处正在越来越被认可。汉文化也正在逐步传播。倘若只是将天马行空的优质特效,又或者是物哀悲凉玩的淋漓尽致,那最终只会使制作参与者变成文化的奴隶。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动画师,原画师,不能把自己单纯的看成一个技术工种,要考虑动画的内核价值。


无论从动画人的国内发展环境,还是市场需求,世界趋势,或者是个人价值,全部有这样的需求,中国动画是必然要民族化的。


如何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坚持自己的特色。


一、动画产业上:


中国的动画产业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基于互联网的,与美国与日本都不同,中国如何学习别人的经验呢?


我认为首先,中国动画的发展必须先寻求到自己的特色,才能明辨是非,吸取精华,舍其糟粕。


中国的动画产业是在做广告,准确的说,中国的动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真正的动画产业是需要有独立的盈利模式,有独立的特色和主导权,而不是附庸于某种经济形式,成为商业道具。


日本的动画委员会形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至今,好像渐渐扭曲为动画委员会一家独大,动画制作公司盈利稀薄的状态,但实际上我认为,这反而不是所谓经济附庸的状态,这只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罢了。日本在利用这种模式,汇聚更庞大的文化经济成本,以求得更好的文化制作。而我所听说的日本动画产业的衰落实际上也是无稽之谈,基于这种模式,日本的文化产业只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减缓了发展速度而已,看起来好像自is以来肉番后宫番横行,实际上今石洋之,汤浅,新房,等等等等一系列自eva或者少女革命等过去辉煌时代发展出来的人走在前沿,正带领着下一波人前进。单单因为从业人员渐渐变少而否认日本产业是不理性的。


日本的动画产业是成功的,至少从经济模式上是的。中国没法走日本的老路,原因在于日本的动画播放是基于电视档期的,中国是网络独播,日本制作公司主要盈利是蓝光碟和衍生品,中国制作公司主要是卖作品打广告来营生。我看到很多很多中国公司在模仿日本的模式,一板一眼的做着衍生,实际上,我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像漫威一样有一个顶梁柱的作品,这样百鸟争鸣的现象才能真正发挥光彩,而所谓衍生才有做头,否则只是亏本买卖。


从日本的产业上我们发现:


1.中国动画制作水平低,这是根本问题,中国的制作水平赶不上日本一年四个季度的那种出产水平。


2.中国缺少顶梁柱制作团队,顶梁柱作品。日本的吉卜力公司一直走在最顶端,是标杆,中国缺少一个制作标杆,缺少一个高水准作品。


3.中国动画产业人员稀缺,动画专业学生难以选择动画发展,大部分动画教育不够专业,导致制作公司难以培养新人。


在此为基础上,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比漫威更庞大的宇宙,是尚未开发的宝藏,以这个为一个独立ip,需要几个甚至更多专业人员把心血注入,形成优秀的ip。来树立一个标杆,然后再散点来发展整个产业。以此折射到教育等更大的范围。


美国是优秀的经济生产线,确实做到了资源的整合,但是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文化内核已经开始渐渐变成一种手段而不是进步的阶梯。这样的话,所谓的产业其实就已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插件,这样的渐渐失去活力的东西,在大众心理,粉丝效应,和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它会渐渐走向衰败。


中国动画最需要学的在于,美国动画人有强烈的商业意识,他们也喜欢动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懂得市场调研,不懂得大众民心。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是中国非常需要学习的。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会怎么卖自己的东西,怎么样让它和市场接轨,怎么更容易翻拍为电视剧,怎么与其他文化产业对接。一味的追求文艺和形式美感是没有活路的,动画专业学生最容易要么只是喜欢做自己想做的,要么干脆不干。美国日本的动画人都是以人生来规划与参与,匠心精神确实非常需要学习。


中国要坚持这种互联网多个自媒体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样文化的活性很大,不会成为产业末期的死水一样,同时也要学会多个ip合并,学会合作,学会整合资源,这样才能共同发展。


二、动画制作上:


动画的制作老元首必然是美国了,所谓的赛璐璐等一系列的技法都与迪士尼的老画师们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日本动画的发展实际上是大量吸取了当时美国的风格和技法的,甚至还吸收了当时上海美术制片厂的东西。


日本是很擅长学习的国家,从历史上也是,从文化经济也是。中国也必须做一个会学习的国家,如何在学习的基础上改变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大量动画师学习的都是日本的东西。实际上,技法,制作手段只是形式的东西。只要不失去文化内核,这都是可以学习和使用的。在强调民族化的过程中,如果单纯的认为所有的都要改新,那么不说自己累死,也绝对无法成功。


三、如何融入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相当特殊,在我看来,它的状态像是水,它的内核在于包容万物,平衡共生。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都会有明显的特殊性,日本有物哀文化,欧洲美国有平等共和,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中国印度,非洲都是神秘的大陆,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文化,甚至发展成神秘,扑朔迷离,奇特力量。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最大一族汉族,千百年来为什么一直存在?因为对于汉族来讲,没有具体的必须遵守的规定,为了生存,汉族可以不需要所谓的那些规则。所以汉族是个大杂烩名族,百家姓,实际都是很多种族,汉族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能够迅速接受一种新的文化。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受封建压缩,这才约百年,中国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什么中国人能接受外国的这么多思维,并且能够去从自身出发改变国外的想法。


再具体一点的说,中国汉族已经在溶解其他民族了,利用强大的经济与合作意识,哈萨克民族的语言已经在渐渐消失了,傣族也不讲傣语了。水是最好的溶解液,欧美是石。


中国要把包容的文化特质发挥到最大,要尝试去把所谓的英雄主义,什么物哀文化,包容到中国的文化体系下,这是中国的文化特性,何必要故意将所谓的什么孙悟空,等一系列的文化标签硬生生塞到动画里?这是舍本逐末的事情。想做文化,这种标签或许能够与主流的国内合拍,但是绝对无法走长走远。


总结:


中国动画必须要民族化,中国动画也必须去去学习别人的经验,这条路实在是漫长与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动画教育难以进行的原因。就我所知日本的动画教育非常完善,像是北影这样级别的动画专业大部分出产实验性动画,而再下的动画专科学校大部分与市场接气,给产业输送人才。


中国虽有北影中传等一部分的高等学院,但是教出来的学生毕竟较少,无论是否实验性,十个人有可能只有一个人最后会真的做动画,这况且是好的状况了。那么以下的专科学校和三流学院呢,不敢想象,产业大量需要人才,最后只能从这些学院收取。如果真的有匠心精神倒还好,问题在于,这些人才被一些极不负责的教师所蒙蔽,没有实力,没有努力的精神,到最后,产业被这样的人充斥,哪来的高质量动画呢?


中国动画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有很多人问我,中国动画缺什么,中国动画什么不缺呢?文章写的终归是纸上谈兵,真正想让动画民族化,还是从ip出发,没有一个优质的ip就像电影没有优秀的剧本,没有优秀的分镜,制作水平再高,也只是空空如也的技术展映。


中国的路还长,我认为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这一波的人才能真正走出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波人的基础上,学习他们的经验,将民族化的话题,融入到这个强大的文化媒体上。中国文化产业永远有看头,我对此深信不疑。


这个是需要慢慢来,还有多吸收国外技术还有他们帮助,还有我们要多培养多技术人员

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

上一篇:奇怪,以前听过一首歌,好像是叫bubble

下一篇:有大佬知道这是什么动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