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2 09:00:54
认知盈余思索片段
1、为什么电视消费量在减少?表面上看是从单一屏幕转换到N个屏幕,从电视转向互联网、移动互联、手持终端,实质上是观众已经不甘于仅仅只是消费,他们还要创造和分享。从被动消费媒介内容、围观事件转向主动创造、积极分享信息,参与社会转变。
2、“以你为对象的媒体如果没有把你包含进去,那么就不值得在它面前呆太久。”看一段好友出游的视频,最希望看到的是谁?电视与你何干?06-08年间超级女声的火爆仅仅是因为喜欢的歌手,还是被点燃的参与互动热情与民选预演?无我的媒体,与我何干?你不理我,我不屌你。
3、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
作为围观型的传统媒体,由于选择机会少,所有的受众被视作为均质化的群体,行为趋同;作为参与型的社会化媒体,个性需求与参与动机无法计数,均质化的受众实质上成为散落的个体。这使得两种媒体的设计思路、运作逻辑、运营管理、内容安排等迥然相异。
电视的价值走向是什么?传统的电视是线性、单向、消费逻辑,受众作为散落的个体,只能在观看中产生消费,无法生成价值;正在兴起的社交电视逻辑是互动、双向、消费与创造价值并存的逻辑。在单一平台上聚合的观众越多,集合价值就越大。
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消费电视,被电视消费,我们要利用电视,掌控主动。
为了拥有一个大型而优秀的系统,最好从一个小型而优秀的系统开始,并且使他变大变强,这比一开始建立一个大而平淡无奇的系统并改进要强得多。小而美,也许并不一定是过程,终点也未尝不可。
4、接受美学理论变迁
传统接受理论,将知识创造者、精英与知识消费者、大众对立起来,其传播路径是中心发射式;认知盈余时代遵循的是知识共享,传受双方互为内容创造者和分享者。传播路径是多对多的网状结构。精英退居为参与者,而非垄断者。实践正在颠覆理论。
5、UGC
认知盈余的时代,伴随海量数据库以及用户信息。UGC类的视频内容,如何管理、分类、推荐,蕴含着数据分析的巨大商机。可以按照目标消费群的视频使用习惯和偏好变项,从内容库的海量关键词中筛选投放相关度高的广告;可以做伪UGC的病毒传播,如依云、迪斯尼。
6、全民新闻、公民新闻
一个拿着相机的人遭遇一件全球性大事的几率有多大?全民新闻遭遇认知盈余,如何把关?如何删选?如何确保信息源的准确性?如何避免恶意的散播?是真正的认知,还是捏造?维基给我们答案——自净、更正——质量甚至高于官方钦定本。人们怀着善意,大家帮助大家。
7、书中趋势正在逐步得以印证:@彭晓辉 邀请 @红音萤 做艾滋宣传和邀请性工作者给中小学生生理卫生课担任教师一样,是性知识认知盈余的平衡流动。
8、建立P2P、FACE TO FACE 的语言教学平台网站,不同国籍的人互相担任语言家教,是语言技能的流动,似乎也是不错的商业模式?
9、消费、创造、分享是线上行为,参与、互动、推进是线下动作,能够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的,才是真正的意见领袖和影响者。
如果让认知盈余更好的发挥作用,首先必须要使人们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其次要有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随处可用的工具。
上一篇:路边摊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简述特殊管理药品的目的和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