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怎样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更新时间2018-11-15 05:14:10

怎样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重视经济建设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是基础,国家是上层建筑,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马克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本质是经济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的思维逻辑是,“对政治国家的解释应当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求,而对市民社会的解释则应当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的这一逻辑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里,还是在高速现代化的现实生活里,都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要搞好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也就是经济问题。没有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重视经济建设。
  
(二)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为市民社会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造成文化上的精神危机。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这样一种运行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私欲的无限膨胀,加剧贫富两极分化。而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谓的“和谐”不仅仅是经济一个方面的和谐,还包括文化、政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所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搞好文化和谐。


(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这种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在我国,长期以来全社会高度政治化,国家权力无所不及,政府采用家长制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人们看不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市民社会消失于政治国家之中。这种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国家与社会不分的现状,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确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综上所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启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经济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造就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再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把本属于社会的权力归还社会,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物质决定意识

相关标签:马克思

上一篇:中国参加APEC第二十六次会议说明了什么

下一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科学内涵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