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姚氏,姚崇包庇儿子作恶教子无方的历史是怎么一回事

更新时间2018-10-23 13:30:56

应该说姚崇儿子作恶 姚崇教子无方的历史

其实姚崇自己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在操守上也算做得不错。以至于堂堂的宰相连京城市区的房子都住不起,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他曾经得了疟疾,唐玄宗采纳源乾曜的建议,命姚崇搬入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侍疾。姚崇认为四方馆存有官署文书,不是病人居住之地,极力推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虽然自己不贪,但是自己的“熊孩子”可是真“坑爹”。当然这和姚崇有关。史书记载:“纵其子光禄少卿彝、宗正少卿异广引宾客,受纳馈遗,由是为时所讥。时有中书主书赵诲为崇所亲信,受蕃人珍遗,事发,上亲加鞫问,下狱处死。崇结奏其罪,复营救之,上由是不悦。其冬,曲赦京城,敕文时标诲名,令决杖一百,配流岭南。崇自是忧惧,频面陈避相位,荐宋璟皆获进见。俄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姚崇就因为自己的教子无方丢了宰相的位子,可以说姚崇善治国却不能齐家。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革旧布新,求贤若渴,任命同州刺史姚崇为宰相。姚崇任相后,拨乱反正,改革弊政,发展生产,初步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向好的局面。但长期积累的社会弊端非一朝一夕所能消除,在和平环境下,一些官吏产生了贪图享乐、行贿受贿、违法乱纪等行为。姚崇力主在严惩贪腐官吏的同时,改革吏治,在朝阁上下铨选贤能,并向唐玄宗推荐魏知古主持銓选。孰料姚崇之子姚异以御赐祖传玉壶为贿,请托于魏知古提拔自己。剧便以此为主线次第展开,通过一番痛苦的矛盾纠葛,在姚崇的苦心训教下,终使姚子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姚崇也因自己"教子无方"之过而深深自责,决意请辞官职。最后姚崇挥笔写下"藩篱"二字,以警诫官吏: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已莫越界,要为自身筑藩篱"。


不是和现在红二代一样吗?

上一篇:湘印天下是邹联书创办的吗?

下一篇:诸葛亮骂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