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胃寒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8-09-24 01:31:01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胃寒病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 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暖胃散寒.


    意见建议:治胃寒2法:

    ①鲜姜,红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红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健康!

早起一杯温开水,暖胃,然后吃一些尽量不沾油烟的东西,可以喝豆浆,粥,芝麻糊,再来个水煮蛋加几片全麦面包,上午茶再来个苹果或者梨,总之水果就对了,中午多吃蔬菜还有瘦肉,米饭等主食不可少,晚上吃些易消化的东西,饭前喝汤,细嚼慢咽,多运动多喝水,吃完饭后最好的运动是散步,不要剧烈运动,最好半小时后再进行剧烈运动,对了,睡觉前喝杯牛奶帮助睡眠,也可美容,如果你是男孩子只想补充营养,可以喝酸奶,子午觉晚十一到一点,中午十一到一点,人的内脏会在夜晚不同的时间进行排毒,所以尽量不要熬夜,注意睡眠,希望对你有用…

中药治疗调理

建议调理及时治疗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

喝喝养胃、驱寒的红茶(普洱、祁门、滇红、金骏眉、正山小种等均可)试试。亦可看中医吃点汤药。

记住,人没有胃寒这回事;记住,中医不是能治病的医,中医是文化,文化不能用来诊病、治病。

胃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温胃散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认为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阳气虚衰;腹部受凉;过食生冷;劳倦伤中,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凝滞胃腑。


胃寒的主要致病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饮食


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习惯


常常不按时吃饭,冷热交替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久而久之会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也是促进胃寒症状加剧的重要原因。


4.天气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气变冷而经常性的胃痛、腹痛、腹泻等。


辨证施治


1.胃虚寒(胃阳虚)


证候: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治则:温中健胃。主方:理中汤。亦可以用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方药:党参、白术、桂枝、干姜、高良姜、荜澄茄、白及、海螵蛸。


2.胃实寒


证候:胃脘冷痛,痛势急剧,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脘痞作胀,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口泛清水,脘腹水声漉漉,舌苔白滑,脉弦或沉紧。治则:温胃散寒止痛。主方:厚朴温中汤。方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干姜、茯苓、草豆蔻。


临床验方


1.白酒烧蛋


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内,打入1个鸡蛋,把白酒点燃,待酒烧干、鸡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


2.猪肚老姜


生猪肚1个(洗净),老生姜(切片)。将老生姜装入猪肚内,炖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茴香橘核粉


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为细末混匀,每次胃痛时或早晚饭前,温开水冲服。


4.香姜饮


小茴香、干姜、木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5.茱萸砂夏茶


吴茱萸、砂仁、生姜、半夏、党参、神曲,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6.桂皮红糖饮


桂皮,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调匀热饮。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7.胡椒红枣茶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辅助治疗胃寒疼痛。


8.参枣茶


党参,大枣一起煎汤饮用。也可以加入陈皮以调胃气。功用:可以辅助治疗病后脾虚,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贫血,心悸等症。

可以去看看中医调理一下

上一篇:为什么中医脉诊的时候只会按寸关尺那个部位而不按其他部位?

下一篇:中医治病是什么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