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都是什么啊?

更新时间2018-09-20 06:13:37

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都是什么啊?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武装斗争,防修反修,经济建设。

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出政权,城市包围农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现在的局面。

第一次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后的秋收起义开始,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第三次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入经济建设上来

第一次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

第三次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问题模糊,是党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第一次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

第三次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上一篇:满人怎么对辫子情有独钟

下一篇:如何掌握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