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2 11:54:23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机械根据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
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北市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农、林、牧、副、渔的较好条件,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我市是平原地区,有着适合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机械已成为淮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该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1万kW。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机械总量、作业面积还是农业综合机械水平在全省均属前列,涉及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工作均由机械来完成,尤其是目前大批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农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支柱,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农机对农业的贡献率达20%,总收益达亿元以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特别是人世后,国外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不断涌人参与我国农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和补充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一些缺陷,加快了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那些方便、经济、实效、多用的微型机械和性能精密、作业高效智能化的环保机械在我国设施农业、精确农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农业机械逐步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加工业拓展,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淮北市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活动每年能为农机户创收亿元以上,同时我市农机部门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每年帮助外出务工户抢收抢种,为大批打工者解决了后顾之忧,不必回家农忙,既减少了回家路费又增加了收人。
上一篇:高压鼠笼电机水电组启动原理图
下一篇:WPS公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