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音

中国电影导演分代是如何划分的?名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9-11 09:18:06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主要为上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以郑正秋、张石川代表人物,他们建立了中国本土电影的雏形。代表影片有《难夫难妻》《劳工之爱》《孤儿救祖记》等。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跃在三四十年代,比较著名有蔡楚生、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他们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并摆脱了戏剧化,电影逐步走向写实,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电影史第一个黄金时代。

 

蔡楚生导演了著名的《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渔光曲》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享誉世界影坛。

 

还有周璇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电影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到现在都在传唱,这部影片在当时获得巨大的轰动效应。

 

 几十年后,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而它的导演袁牧之,不仅才华横溢,颜值也很高。

 

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有人称“北影四大帅”的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还有“南谢”谢晋、“北谢”谢铁骊。他们在如何表现生活本质、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等诸多方面,努力探寻中国式的表达。这个时期涌现了诸多革命类型的电影如《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烈火中的永生》。

谢晋导演是那一时期成就最高的导演,也被当时海外影评家们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他导演的《芙蓉镇》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而影片的两位主演姜文、刘晓庆,更是成为了中国影坛的中流砥柱。 

 

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代表人物有谢飞、黄健中、吴贻弓、郑洞天、丁荫楠、杨延晋等。这一代是弥合中国电影一代,贯穿了三代和五代的鸿沟,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延伸,艺术衔接都做出了相当贡献。

谢飞导演的《本命年》被看作是第四代导演对中国电影的最后一次大冲击,获第十四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影片讲述了北京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爱受挫、犯罪、死亡的故事,主演姜文(没错,又是他)。

 

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应该是年轻一代的朋友最为熟悉的了,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田壮壮、张军钊、张建亚等名字,不仅我们熟悉,国外电影界也熟悉,他们开创了中国电影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最具代表的就是张艺谋和陈凯歌。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等,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黄土地》《孩子王》等,他们获奖无数,也拍过不少烂片,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把中国电影普及到了全世界。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巩俐

 

葛优扮演《活着》中的福贵

 

霸王别姬


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更多开始关注平凡小人物的生活,代表人物贾樟柯、陆川、张元、王小帅、张扬、娄烨、管虎等。他们的电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反思类型的比较多,而各自的风格也非常突出。他们也是中国电影承前启后的重要一代。


第七代导演尚未完全成型,但相信前人的积累沉淀和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接下来登场的导演们一定会给中国、给世界带来惊喜。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开始从单纯的娱乐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中国电影第五代由于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如今的中心、从底层走向了上流,因而失去的不仅是观念的前卫性、艺术的创造性,而且也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新鲜体验。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相关标签:电影

上一篇:原版字幕神探夏洛克百度云资源

下一篇:电影《黑豹》12分钟时那首吟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