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更新时间2018-09-11 01:36:09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构建,决不是简单的“合座”。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通常要考虑到下面几个要点: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组建小组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同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较多的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2)小组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最常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班级中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编组时,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如《包装袋里有学问》一课,根据需要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选择的商品类别,课前收集包装袋,然后对个人搜集到的包装袋进行研究,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包装袋知识的表格。(3)“邻近”合作。这种合作通常用于合作表演或一些能开展争辩讨论问题的学习。如《需要有不同》一课,针对“辩论:该不该给街头乞讨者钱?”我让学生从课文提供的三种不同的观点中,选择自己同意的一种观点发表意见。选择同一观点的同学便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互相补充,说说自己选择这种观点的理由。二、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了解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学生之间需要交流合作,然后根据实际况,安排小组合作。一般来说合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前就已经存在了,比如搜集资料,分小组去准备,小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头行动,避免重复。三、 建立一套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以后,学生怎样才能进入实质性的合作学习呢?首先给学生提供合作活动的主题,其次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再次是对合作的效果作评价。下面就以三年级第一学期《制作公共设施分布图》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第一步:给学生提供合作活动的主题。如《制作公共设施分布图》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学会制作简易地图的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制作社区公共设施分布图。课前布置给学生一项作业: 分小组到社区考察各种公共设施,使学生对学校附近公共设施的分布有大致的了解。第二步:揭示小组合作成功要点按照平时建构好的小组,人数控制在5-6人左右,交流讨论,了解制图的方法:设计图例---调查标记---交流改进。并商议出:如何去考察学校附近的各种公共设施?小组成员尝试自己在老师提供的图的合适的位置上贴上需要的公共设施,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并讨论怎样分布才是比较合理的,老师参与指导让学生制作的图更完善。课上,各组学生展示合作成果,交流如何合作完成的。之后,我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合作成功的秘诀:(1)目标一致 分工合理(2)各显特长 积极主动(3)遇到困难 互相帮助(4)产生矛盾 组长协调第三步:小组交流评议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哪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一篇:68岁能否参选村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