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明朝灭亡前崇祯为何不迁都南京?

更新时间2018-09-04 01:14:49

   第一个原因,崇祯帝错误的低估了李自成的实力,崇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认为李自成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应该不会去进攻向来有重兵把守的大同地区,而是去进攻河北的保定,这样一来,就可以调集大同、宁远、宣府等方面的军队进京勤王,到时候各路兵马对李自成就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彻底打败李自成。可是李自成毕竟是征战沙场几十年的老司机,他的军事思想还是很高的,他没有攻保定,而是兵分2路,一路军进攻太原后,并没有往东攻保定,而是继续北上直取大同,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山西南大部分、河北中部,山东东部地区,这样一来,相当于崇祯帝南迁的路被李自成堵死了,南迁南京无论是走山东还是河北或是山西,都是李自成的地盘。就这样,崇祯帝南迁的梦想彻底被浇灭了。

 

     第二个原因:崇祯帝多疑的性格,崇祯在位17年时间,光是内阁首辅就换了50人,平均一年换3人,也就是每一任4个月的时间,刑部尚书换了17个人,总督有17人被杀死了。他不相信大臣,所以当他想南迁的时候,大臣们都不出声,集体沉默,或是反对,毕竟不说话不会犯错,但是说了话,支持了,万一以后出个什么事,自己还会赔了命,不划算,反对南迁的,最起码当时来说是没有什么大的损失的,毕竟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就算死,也不能丢了祖宗留下的土地。所以崇祯帝和大臣们的关系导致了没有人或是很少人赞成他南迁的意见。

     第三个原因:明朝官员的麻木腐化。崇祯朝后期的官员已经变得麻不不仁,根本没有为国家的前途着想,要是有一点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也不至于亡国了,贪图安逸,崇祯死后,京城的那么多官员,也只有20来位跟着殉国了,其他的都抢着跟着李自成要官做,最讽刺的是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竟然也跟着众人去找李自成要官当,李自成说你身为内阁首辅,现在跟我要官,可见你是一个不忠的人,就把魏藻德杀了。还有后来的南明王朝,能臣也就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没有誓死恢复大明王朝的决心。难怪崇祯帝最后说是大臣们误了他。“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诸臣误我”、“文官皆可杀”这些崇祯帝说的话虽不能排除崇祯推脱担责的嫌疑,但是也能说明一点关于大臣的无能问题。



从后面留下的史实看,他是一个固执、刚愎自用的人,不太容易听进别人劝告


总的来说是东林一向将江南视作自己的地盘,不想朱由检过去做太上皇,一个姓朱的傀儡才是最适合的;因此百般阻挠迁都,直至局势无可挽回

在古代的中国政治体制下,面对外敌的入侵,皇帝是不能直接说迁都的,得需要大臣的上奏劝说,然后皇帝批准。为什么要这样?因为面子嘛,做为一个皇帝,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你自己怎么能首先想着逃跑呢,得别人三番五次的劝谏,然后勉为其难的答应,虽然你自己内心很想早点跑。因为对于皇帝来说,面子就是权威,如果没有了权威,还怎么当皇帝呢。那么有大臣上奏劝说崇祯帝迁都南京吗?不瞒你说,还真没有。

什么没有大臣上奏劝说呢?这就要说到崇祯帝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了。明史对崇祯的评价是“对待臣子反复无常,刻薄寡恩”。崇祯与当时的朝臣关系非常的不好,甚至可以说到了决裂的程度。当时崇祯找了一个大臣,跟他商量,等明天上朝的时候,让他提出南迁的提案,然后自己同意,那个大臣当时满口答应。可是到了第二天朝会时,那个大臣站在那一言不发,不管崇祯怎么向他使眼色,他就是一句话不说,气的崇祯皇帝拂袖而去。那个大臣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他怕,他怕事后崇祯追究他的责任,追究他遗弃国都,放弃国土的责任。因为这样的事例,崇祯帝干过不止一次。

就这样一来二去间,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这时候,就算崇祯皇帝想迁都南京,也走不掉了。据说,当李自成围困北京时,一天崇祯帝召见大臣开会,会上崇祯一言不发,只是不停的用手沾着茶杯里的水在桌上写字,当崇祯走后,大臣们见桌上写满了“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一,崇祯本人是个不想承担责任人,在位十七年有错误的总是臣下,不是自己,南迁他心里已经肯了,但一定要臣下提出来。但作臣子的更加没人敢承担这个责任为崇祯当替罪羊。二,各方掣肘,党争激烈,导致本就没什么好的政策方案更加什么事也办不成。三,各路诸侯与崇祯之间的不信任。不敢力促南迁,都怕自己作了下一个袁崇焕。

就算迁都都不能阻止明朝的灭亡,当时的形式对明朝来说,内部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的入侵,内忧外患。

真正的原因既不是北有清军也不是南有起义军,而是腐化堕落、不知所谓的文官系统。明明可以迁都,但是谏官们胡说八道,而官僚们昏庸无知,不让迁都。

据我们现在对明史的了解,很多人都会发出一个强烈的疑问,为啥在大顺军快要打到北京来的时候,崇祯皇帝还是不迁都咧?

关于迁都的事,当时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1644年的二月份,就在李自成攻下太原之后,京师震动,太子办公室主任(右庶子)李明睿向皇帝建议迁都南京,皇帝深有触动。恰逢此时,政法委书记(左都御史)李邦华向皇帝上疏,建议皇帝固守京师,但同时让太子前往南京镇守,并且让两位皇子分别坐镇南京上游的两座城市,以拱卫南京。

这种情况下,崇祯就开朝会啊,交给大臣们廷议。结果是,一部分官员响应二李的主张,崇祯皇帝也应允,但是内阁首辅陈演以及其他一部分官员反对这个主张,陈演推出光时亨在朝堂上攻击李明睿,大意是不杀李明睿天下就安定不了。

留守派的气焰,盖过南迁派的风头,剩下的就是一大批沉默者。于是皇帝最终无奈表态,国君为国而死是应该的,南迁派的主张也就被否决掉了。于是后来就悲剧了,三月十九日景山上吊去了。

很多人都在好奇,也在尝试分析,为什么崇祯不力排众议,否决掉留守派的主张,拍板南迁呢?很多人说,这是崇祯皇帝不愿意承担责任,而且好面子,希望文武百官请求皇帝迁都,然后皇帝再借坡下驴,表演完美,迁都南京不用承担骂名。

那么官员们为什么没有几个人站出来请求南迁呢。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崇祯皇帝以往喜怒无常、刻薄寡恩的风格,导致官员们也不愿意承担丢弃疆土的骂名,而且万一南迁失败,皇帝就会那他们当替死鬼。此外,京官的庄园产业都在京畿一带,南迁就意味着损失相当大的既得利益。

对于官员们的心态分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皇帝的心态却不是怕背负骂名这么简单。崇祯皇帝考虑的是种种政治因素,其中两点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法统,其次,就是官僚们实际的支持度。

京师象征着明朝的法统,坐守京师无疑可以让崇祯皇帝的法统处于完美,一旦南迁,面临的不是简单的骂名,而是丢弃疆土百姓的罪名,作为皇帝的法统和神圣性就会大打折扣。而这样,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军队、官员、百姓都会开始藐视皇帝的法统权威,整个王朝瞬间可能土崩瓦解。

但是法统也不是就得死板的坚守,法统的弹性取决于文武官员的支持度,明朝崇文抑武,所以更多取决于文官们的支持度。满朝文武,也就一个官员领头主张南迁,而且职位还不告,另一个虽然主张太子南下,但是前提也是皇帝固守京师,不能丢掉法统。舍此以外,就是气焰高涨的留守派,和一大批沉默者。这也就意味着,南迁派没什么力量,南迁的主张没有什么支持度。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皇帝执意拍板南迁,面临的后果就会是,众叛亲离,官员们甚至会在北京拥立他的儿子,甚至迎立其他藩王当皇帝,而让崇祯提前退休。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一幕,宋徽宗面临金国的压力,直接把朝廷暂时搬迁到建康(南京),而反对他的鸡血大臣海了去了,直接就让宋徽宗丢失名义上的法统和实质上的支持度,提前退休了。

所以,崇祯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力排众议,拍板迁都南京。只能无奈的表示,自己要跟国家共存亡。诸位大臣心里暗暗鄙视,国家是你的,你应该这么做,咱们是打工仔,没必要,爱咋咋地。

那也许又会有人产生疑问了,既然强行迁都可能导致完蛋,但至少还是有希望的,不迁都,最后只能是景山一棵歪脖子树。迁都的结果,还能比景山上吊更坏吗?咱们再看后来的南明,弘光皇帝的法统、实际支持度远远比不上崇祯,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内乱。如果换作是崇祯,局面只会好不会差。所以,崇祯为啥不拼一下呢?

咱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往往会不自觉的给自己预设了一个陷阱。尤其是在看历史时,因为我们是事后来分析,而当事人往往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的分析往往会用之后发生的事情,来限制之前人物、势力之间博弈和决定,这样也就产生了很多无法解开的谜团。

其实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李自成一定会攻到北京城下?并且一定会攻破北京城吗?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一定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吗?

来看看当时的局势。

1643年秋的时候,李自成打到了潼关,把明粉俗称的明朝最后一位猛人孙传庭给弄死了,所谓“传庭死而大明亡矣”。到了年底,李自成打到了西安过年,顺便收拾了陕甘地区的明军残余势力,比如白广恩等。过完年,李自成就北伐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关陇、中原腹地一带,已经没有势力能与李自成正面周旋了。

但是李自成就一定能保证,一路高歌打到北京么?

首先,山西有两道关卡。第一道是内长城,也就是宁武关雁门关线,这里有山西总兵周遇吉镇守。第二道是大同,这里号称明代九边第一镇,兵强马壮城池坚固,那不是虚的,由姜瓖镇守。然后,京师西面还有一道关卡,就是直隶内长城上的居庸关,在居庸关和大同之间,还夹了一个九边雄镇之一的宣府,由唐通镇守。

也就是说,北京城西面有三道雄关,有三支军事势力,周遇吉、姜瓖、唐通。如果这三位按照正常的标准,即便出工不出力,李自成想从西面越过这三道防线,也够他啃上大半年的。

但是李自成北伐不是一路,而是两路。另外一路的主帅就是刘芳亮,他和李自成主力在太原分开,向东从故关越过太行山,进攻真定、保定。也就是说,他从山西侧面出去,从河北北上,包抄北京。面对两面的包抄,崇祯皇帝该怎么办呢?

明朝虽然在北京还有一个中央军(京师三大营),但这个中央军不像光头校长的中央军那样是精锐,而是吃皇粮打不了硬仗的仪仗队,撑场面和守城没问题,拉出去野战,就有点悬了。明朝中央军早已丧失了朱棣时代的风采。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显然低估了农民军的战力,他让李建泰担任督师,把中央军带到保定一带去阻击刘芳亮的军队。在行军的途中,中央军就已经逃散了一大部分,镇守保定也不顺利,城内军官投降刘芳亮大军,李建泰成了俘虏。

正是因为崇祯皇帝低估了农民军的战力,对西部局势足够自信,对李建泰的期望也过大,导致蓟辽总督王永吉上疏建议调集关宁吴三桂的军队来京师勤王时,议程一拖再拖。

也就是说,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李自成还不一定能打到北京城下,至少,不会很快打到北京城下。而且,就算李自成的军队打到北京城下,明军的势力也可以收缩到京城,还能撑一撑。毕竟,北京被敌军兵临城下攻打的次数太多了,从土木堡到俺答,再到己巳之变,北京已经戒严过很多次,也据城反击成功过很多次。

而且,崇祯朝北京被敌军兵临城下的次数更多,从己巳之变到崇祯十五年清军入寇,一共有发生了五次。所以崇祯皇帝因为这个传统,对北京城的防守感到非常自信,自信即便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了,北京城也不一定很快就失守。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才不急于调集关宁军来援救京城。崇祯才没有力排众议,执意南迁。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文武官员投降的非常迅速,稀里哗啦的如同秋风扫落叶,尤其是在明朝政府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军官集团。从姜瓖到唐通,再到李建泰下属的军官们,再到北京城下的成国公和守城官员,如同多米诺骨牌。

难道崇祯是傻子么,看不到这个可能性么?

虽然崇祯有那么多的性格缺陷,而且执政能力平庸,犯了无数错误,但这么一件简单的可能性,他会预想不到么?哪怕从大脑中一闪而过,也是能闪到自己的军官们是有可能投降敌人的,但是他为啥就没这个担忧呢?

其实,不是没担忧,而是崇祯皇帝作出了误判。这个误判,来自于一个人,一个效忠于崇祯皇帝的武将,周遇吉。

周遇吉是山西总兵,刚刚也说了,太原失守后,他率军镇守第一道防线最要紧的地方,宁武关。在宁武关,周遇吉与将士们拼死防守,以几千人的兵力足足抵挡李自成的八九万大军长达半个月。李自成费死了劲,才啃下宁武关,付出的伤亡比明守军的数量还打。这个事发生在1644年的二月,当时刘芳亮刚刚越过太行山,还没抵达真定府(石家庄一带)。

周遇吉奋勇作战的消息传到京师,会引发什么样的议论,会对崇祯皇帝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崇祯皇帝必然会觉得,西面防守的胜算更大,也会由周遇吉联想到姜瓖和唐通。周遇吉能以几千人守半个多月,那么姜瓖和唐通以九边两镇的兵力,又怎么会不守更长的时间呢?

而且,崇祯认为,周遇吉在宁武关的表率作用和战役成果,必然能激发后两者的斗志。就事实而论,姜瓖只要按照以往的传统坚守,打出比周遇吉更精彩的战果是肯定的。

当然,崇祯在宁武关失守之前,不想周遇吉战死,更不想宁武关失守,所以他命令姜瓖率军支援宁武关。崇祯也知道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性,一旦第一道守住了,后备部队的信心就会增加,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了,后面的军心说不定就能崩溃。

在周遇吉与李自成鏖战的时候,姜瓖已经抽调一部分军队抵达朔州,十分靠近宁武关了,但是就此徘徊不前,作壁上观。

李自成因为攻打宁武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考虑到后面还有一个姜瓖,一想之下,酸了,就打到这,趁着清明之前回陕北给祖先扫个墓再说。可就在李自成踟躇不前的关口,姜瓖的投降书送到了李自成的帐中。

从这时候开始,明军的投降才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打到宣府,宣府的唐通偷袭,打到居庸关,居庸关的明军偷袭,到了三月十五,保定的李建泰被俘虏。从姜瓖投降的二月十九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的三月十九,仅仅一个月。

根据战报,李自成离开大同继续东下的时间是三月六日,到北京城下,总共十三天的时间,明军投降的太快了,崇祯再反应已经来不及了。

西面没了,东面还有希望,关宁军的实力和大同宣府相当,但是吴三桂还在京东的永平府境内(唐山一带)磨磨蹭蹭的呢。

磨磨蹭蹭的原因是,一方面宁远士兵拖家带口行军缓慢,另一方面是吴三桂想等西面和南面支持不住了,自己压轴出场,功劳最大,换的崇祯给与的回报就会更大。

吴三桂的想法也是建立在西面能支持一段时间的前提上,更是建立在北京能坚守一段时间的前提上。但是吴三桂的想法和崇祯的想法一样,都误判了,时局的发展远远地把他们的预料甩到十八条大街以外。

不仅是西面投降的如同秋风萧落叶,李自成大军迅速抵达北京城下,而且原本镇守北京城的中央军,也被崇祯分出去一大部分给李建泰,在保定送给刘芳亮了。如今的北京,一来中央军兵力严重不足,二来平时缺乏训练,三来瘟疫肆掠,战力基本报废,四来文武官员心不在焉,小算盘打的劈啪响。所以也就一天时间不到,成国公就打开北京的城门,迎接李自成入城了。

所以,在吴三桂磨磨蹭蹭的抵达山海关,再从山海关磨磨蹭蹭的往京师进发,北京就失守了,皇帝上吊自杀的噩耗,随着唐通携带的李自成的劝降书,就一起递到了吴三桂的面前。

说到现在,俺不是在为崇祯开脱这最后一次决策错误。俺只是分析在明朝的最后关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局势,皇帝的决策判断,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局势。

崇祯皇帝最后一次犯了致命的错误,虽然他布局看起来很好,一切计划的都很周详,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崇祯皇帝没有为他的计划设置一个保底的退路。导致姜瓖这里一个关口出现决堤,整个计划的大河就全部决口,亡国的洪流一发不可收拾。

从最后的布局来看,崇祯在这十几年的执政当中,还是学了点东西,算是及格了吧。但是及格是完全不行的,到这这一个关口,崇祯已经没有其他棋可走了,所以没有雄才大略而仅仅是及格,布置了一个没有后路和应急措施的弱局,没有好运气的话,很容易被玩死。何况,这一次,清军还没有出动,否则,李自成两路夹击,再加上关外的清军出动,糟糕的结果可能来的更快。

姜瓖固然没有骨气,固然姜瓖和周遇吉比起来,道德高度和职业操守相差十几条大街,不过想一想,为啥这些军官会秋风扫落叶般地投降呢?

良禽择木而栖,跟着崇祯混,说不定哪天脑袋就没了,跟着明朝政府混,依然会被文官压制着,没有出头之日。跟着李自成混,差的保有自己一方土皇帝的地位,好的,甚至还能帮李自成开疆拓土,获得更大的利益。


根本没有迁都的可能好吧。

当时明朝的确是进退两难,北有清军,南有农民起义军。其实迁都南方是一个神话,你可以去参照一下朱棣迁都北京的开销,迁都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只有国力强盛的时候才有可能迁都,而明朝末年,全国每年的收入竟然比军队的开销都小,就更别提其他的方面的支出了。但话说回来,明朝的灭亡是历史规律,即使能迁都,也无法阻止明朝的灭亡。气数已尽,重振国力的希望非常渺茫。

上一篇:淇澳岛沙滩的游记怎么写

下一篇:古代人去世了有几种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