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张学良晚年回到过大陆吗

更新时间2018-08-07 04:57:21

有史料说,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刚到西安,张学良即去其下榻处——临潼华清池晋谒,陈述停止内战的意见。蒋介石想不到张学良的想法真的起了变化,未等他把话说完,就大声训斥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不要问为什么!”
  蒋介石曾在自己日记中批评张学良:“此其做事无最后五分钟之坚定也。”张学良的泪水流尽,蒋介石却是铁石心肠:“即使你用手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这是他对张学良冒死进谏的回答。
  实际上,在这之前12月8日,张学良与早已达成合作的杨虎城商定: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10日,二人又商定:12日凌晨行动。扣蒋之事由东北军担任,其他相应事宜由十七路军担任。当得到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后,张学良即命把已拟好的八大主张迅速通电全国。这八大主张是: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通电中还表明扣蒋是对其“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不久,南京方面的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相继来到西安。张学良明确地向宋子文声明: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已经决定了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只要蒋介石答应双十二通电所要求的八大主张,三方面一致同意放蒋介石归京。蒋介石知晓后,即委托宋氏兄妹代表他与张、杨、周(恩来)谈判。他提出,所有商定款项,均由他蒋介石以“领袖的人格”保证执行,不做任何书面签字。
  “四面两方”的谈判自12月23日开始,24日结束。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条件,担保不再进行内战。这样,蒋介石首先保证了自己被放回南京的条件。在放蒋问题上,张学良唯恐夜长梦多,拖得时间长了怕出什么变故,内心中计划争取尽快让蒋介石走。于是,他赶紧找到杨虎城,表示当天就送蒋介石走。杨虎城知道张学良的决心已难挽回,便同意了他的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决定立刻放蒋介石、送蒋介石,唯恐部下知道会进行阻拦,所以这个决定谁也没有通知。当天下午4时整,蒋介石、张学良、宋子文、宋美龄、端纳分乘两驾飞机飞离西安。当知道消息后紧急赶往机场的周恩来,望着已经在天空中的蒋介石、张学良所乘的飞机,不禁摇头叹息。后来,周恩来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张学良这次冒生命危险,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原想扮一出从来没演出的好戏,如委员长也能以大政治家的风度,放我回西安,这出戏岂不成为千古美谈!真可惜,一出好戏竟演坏了!”他想不到蒋介石是不会放他回去的,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精神颇为沮丧。
  1946年11月,张学良被蒋介石命令遣送到台湾。此时,他已被“严加管束”l0年之久了。1947年10月,他写了一首无题诗:
  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
  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在他被软禁期间,因受宋美龄的影响而信奉了基督教。
  少帅缘何不回大陆
  1928年底,蒋介石派张群、吴铁城去运动少帅张学良反正,以谋北伐统一。东北易帜,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界长期以来都片面强调蒋介石、张学良二人对国家统一的看重,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业英,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再辨读后提出:东北易帜是北洋中央政权覆灭的产物,所谓东北易帜经历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东三省易帜“四个步骤”,这仅是研究者的主观臆想,与历史实际相去甚远。张学良多次推迟易帜,固然有日本干涉的外来因素,但不容否认,也有其借此“巩固个人地盘与权利”的主观意愿。张学良是东北易帜的最大赢家。
  曾业英认为:“两岸的形势越缓和,他回家的条件就越成熟。”但是,有一些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台湾人,却唯恐张学良真的回到大陆,会对台湾产生“震撼”。如张群对张学良所说的,蒋氏父子为什么不放你,原因是:“你是个宝贝,谁把你抓住,对谁就有用,你明白这句话吗?”意思就是怕张学良跑到共产党那边去,对共产党有用。然而,正是这位最大的赢家,自“西安事变”以来,一直被辗转软禁。但在解禁后,他完全可以回到大陆,因为大陆的执政党对他并无敌意。
  可是,张学良就是不敢回。
  有人分析,至少有三种原因:
  一、政治环境的干扰
  张学良常说,他是远离政治漩涡的“闲云野鹤”,“采菊东篱”的老翁,没有特权的普通人。其实不然。在我们看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政治,他是位国内外一直关注的政治人物。被蒋介石幽禁期间,他矢志不渝,非常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自由”之后,仍然表示,只要国家需要,他将像年轻时一样尽心尽力。
  1991年6月4日,张学良在美国与吕正操将军会晤时,说他愿意保留其特殊身份,一旦两岸需要他做什么,他甘心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尽力;并答应将中共中央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原原本本地告诉李登辉,为两岸传递信息。
  1993年,他还把自己培养了20多年的兰花(爱国号)托黄绣球转赠江泽民主席,表达其爱国赤子思念祖国内地人民的一片深
  二、个人性格使然
  张学良讲情讲义,始终如一。他以为李登辉上台后,张群等才敢公开为他举办规模盛大的祝寿活动,又是李登辉给他到美国探亲与子孙团聚的自由,因此对李登辉持有好感,感恩戴德,以致模糊了自己认清李登辉“台独”面目的视线(为此,他与吕正操在美国会晤时,在对李登辉的看法上产生分歧,争论了一番)。结果上了李登辉的当。
  三、身体方面等因素
  张学良回来的最佳机遇是在1991年。他当时身体健朗,思维敏锐,坐车、乘飞机都毫无问题,而且从美国直飞北京相当方便。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此时,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赵四病上加病,夫妇双方只能靠轮椅行动,即便再想回来,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了。
  总之,张学良想家是真,未回是实。他要真的下定决心回来,有的是机会,也是任何人阻挡不住的。
  张少帅的生命是在本世纪2001年9月28日结束在夏威夷的檀香山,终年101岁。此前,他以基督的情怀写下耐人寻味的一首诗:
  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生。
  主恩天高厚,事事如浮云。

没有,想但没实现

一次也没有。

没有,101岁病逝于夏威夷香山

,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后,始终没有回过大陆,最后终老于夏威夷。

一些专家得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张学良始终不能回大陆的根本原因,就是“政治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这位一生热爱祖国、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民族英雄身上”,“在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右派人士给予他的精神打压过于沉重”、“李登辉从中制造障碍”、“李登辉虽然口头上高叫给张学良自由,然而在事实上利用国民党情治机关时时限制这位与中共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东北军将领的自由”。直言之,就是国民党右派不让张学良回大陆,李登辉不让张学良回大陆!

他有机会回来,但不敢回来,怕被人戳断脊梁骨,不抵抗跟老蒋没啥关系,是他自己不抵抗

离开大陆就没有回来过。

好像没有吧

没有回过大陆,1991年以后去了美国,虽有回国计划但是从未实现

相关标签:张学良

上一篇:棉籽油的特性,脱色工艺适合使用什么设备?

下一篇:历史上诚于书、事、人的人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