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9 13:13:25
急!
由巧克力引发的战争
《巧克力战争》一书是美国作家罗伯特•科米尔的成名作,首版于1974年,并于1988年被搬上大银幕,据说灵感来源于他儿子彼得拒绝义卖巧克力的真实事迹。因为争议性的主题使然,《巧克力战争》自出版以来数十年如一日的位列禁书榜单,作者出版此书至去世的数十年期间,都没能等到这本书自禁书目录上被取消。
《巧克力战争》中描述的是,刚刚经历丧母之痛的杰里进入“三一”天主教学校学习,尽管孤独与痛苦让他饱受折磨,但十四岁的他依然对校园生活充满信心。结交新的朋友,试图加入橄榄球队,在街上打望美女,崭新的生活似乎在向他微笑着招手。殊料一场义卖巧克力的公益活动却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拥有400名学生的学校只有他一个人拒绝去卖巧克力,于是在转瞬之间,他成为了全校公敌。利昂修士代表的校方与阿奇为代表的“守夜会”同时对他施加压力,身陷旋涡中心的他该怎么办?
小说背景是虚构的“三一”天主教学校,以真诚信仰为办校宗旨的校园躯体里同时存在着伪善的教育体制、校园暴力团体与看似高出一阶的成人世界,三位一体的结构恰好与校名形成不可思议的巧合,因而不可避免的带有反讽的意味。如果说杰里是面向不公制度的挑战者与受害者,那么以利昂修士与阿奇组成的“制度”则是依赖与并融的存在,可想而知,借暴力与欺骗为基础的“制度”无疑是施展人性暴戾与奴性嘴脸的最佳场所,最终沦为他们满足私欲的工具,可笑的是,这样残缺不明的“制度”还自诩公平。因此,貌似普通的义卖巧克力成为验证“制度”合理与否以及人性复杂程度的试金石。无法让人忽视的是,小说中少年杰里唯一可以依仗的只有那句“自由”,当“自由”与“制度”发生碰撞时,会发生什么?真正的“自由”是否存在?犀利而直接的命题将小说的格调瞬间升华,并牢牢地将现实身处“制度”中的我们完全吸引住。
事实上十四的少年杰里俨然现实中我们的缩影,在作者罗伯特•科米尔的笔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猝不及防的战争到来时,他措手不及,只能在保护自我与坚持自我的困境中陷入纠结,疏离与孤独如影随形,试图追寻的美好生活最终成为泡影,这是让人欲哭无泪的处境。当别的学生面对义卖巧克力时都说“要”,他却坚持说“不要”,无疑是对禁忌的反抗,以微弱的力量去抵抗不道德与邪恶的约定俗成,源自坚持真我的决定是试图对个人命运的把握。那么以学校和“守夜会”为代表的团体则沦为暴戾强权的一方,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试图迫使有独力意志的人放弃思维,直至沦为邪恶制度下的牺牲品。对立还是妥协的选择,诚如莎士比亚于《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死亡”之再现,种种内心的挣扎让你感觉到这场战争永无止境。
小说里所有人物的行为举止、价值判断以及彼此的接触,往往看见作者透过作品对于现实社会与真实人生富有判断力的见解。正是因为这令人失望的世界与制度真实存在,才有可能将其改良。无言的结局总是包含着某种真诚的期待,犹如信徒们期待耶稣降临。因此,希望之火永存、拥有独立的判断或许才是作者核心观点。最后,尽管巧克力战争在看似悲剧中暂时告一段落,但其实抵抗并没有终结,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的杰里终于读懂了被现实逆境狙击的青春,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收获?可以说,残酷阴暗的现实让他理解到生活中总是存在无法避免的种种困境,哪怕现实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因此,巧克力战争其实就是一场残酷的成人礼,赋予杰里宝贵的人生经验,譬如,拥有从失败中恢复过来的勇气与智慧。掷地有声的那句“敢不敢撼动这宇宙”的发问不但是对杰里的考验,亦可被视为作者向读者提出的挑战。
上一篇:为啥要编修家谱?
下一篇:洪武剑侠图于皋最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