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初三政治:青少年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18-07-14 01:03:32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和追求的信念。它体现于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之中。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这些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要深刻认知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全面弘扬践行民族精神是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操。使青少年在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他们的青春、智慧乃至生命诠释着不同历史的时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这些千百年来积累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劲力,更是维护中华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伟大的民族孕育着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民族精神又必将成为民族发展的动力。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新一代青年中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

青少年应当努力学习民族精神的内容,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并努力在生活与工作中去实践和体会,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2)阅读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读物,从中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感,培育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勤劳勇敢的思想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从日常生活做起,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老师的素质很重要;只可惜好老师几乎没有了

上一篇:(2)为什么说“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下一篇:结合现实情况,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