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中国影响

更新时间2018-06-29 13:26:28

此次参展,中国特产种类的丰富、品质的优良、工艺的精湛、价格的低廉都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更有人称为“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火蔓延,生产遭受严重打击,外货需求大增。美国作为欧洲传统贸易伙伴,瞄准了这一大好时机。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使美国从中国进口物资转运欧洲方便快捷。因此,中国商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贸易交流。博览会当年,纽约、旧金山等地银行、贸易行、大公司、丝厂等纷纷派代表来华考察,组织货源,准备销往欧洲;同时对于一些紧俏的产品,如生丝等,美国还提出改进意见。1916年9月30日驻美公使夏偕复将美国丝业会所拟定的《改良中国生丝》意见译呈北京政府,农商部据此下令沪、江、浙、皖等地丝茧公所、总商会改良丝业。博览会的效果当年就显示出来了,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丝绸14000万美元,茶叶1800万美元,桐油1120万美元,较上年共增加6000万美元。产于甘肃、东三省、直隶、云南等地的地毯价廉物美,但不为外国人赏识,原每年出口额不过10万两白银,博览会后,销售额增加几乎10倍。同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商品匮乏,中国商品正好填补了一些国家的需求,如日本、俄国及一些亚洲小国,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可以说,中国作为一个原料输出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给予了她一个绝好的对外贸易机会。中国产品在这里得到宣传和肯定,一些原来不为人知的特产开始得到世界上重要国家的认识,这在中国外贸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此次参展,除了获得国际声誉和贸易机会外,也使中国学到了一些先进的商贸知识,参赛人员回来以后,即建议政府应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1915年的时候,北洋政府参加万国博览会,当时是打着一个"茅台公司"名义的名义,但是在参展的过程中,因为是一种土瓦罐包装的白酒,所以外国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反而是一些包装比较精美的白酒得到了众人的青睐。
当时的官员看着十分着急,想着把自己国家赫赫有名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最终不能空手而归啊。但是无奈因为包装实在是太差,导致外人对茅台酒不屑一顾。如何才能引起众人的注意呢?
当时众人抓耳挠腮还是想不到一个好的方法,这个时候忽然一个官员急之中将土瓦罐包装的白酒茅台向地上摔去,瞬间瓦罐被掷碎!这个时候洒在地上的白酒马上散发出浓厚的酒香,渐渐扩散至整个会场。
在万国博览会参观的人们闻到了这种别致的酒香,寻到源头发现竟然是中国人带到这里的茅台酒,而酒香扑鼻让众人陶醉,茅台酒顿时惊倒四座,就这样,茅台酒进入到万国博览会众人的眼中。
此事广为流转,但真实性也遭到大家的质疑。
尽管茅台酒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有“巴拿马金奖”的宣传,但在其产品包装上出现这种说法的时间却非常晚,且前期产品包装的说法与“金奖”之说有明显差异——
1954年,其酒瓶背标上的广告语写着“解放前曾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这显然不是金奖。
1982年,茅台酒背标文字改称“贵州茅台酒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早已享誉国际,曾于公元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

相关标签:万国

上一篇:请帮我想一个古风唯美的小说名(最好是从诗词歌赋当中选取,如果实在没有也无妨),谢谢

下一篇:唐宣宗如何施政维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