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元宵节猜灯谜的来历

更新时间2018-03-10 14:35:16

       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于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活泼。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而谜语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传统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从前有个元宵,看见同伴们一个个都被煮熟,进了人们的血盆大口。他感到非常的害怕。 于是他想办法,想啊想啊,终于在元宵节的晚上,在要下汤锅的一瞬间,他想出了办法。

    于是他急忙抓住锅沿说—— 慢着。我这里有个灯谜,谁能猜着才能吃俺。  于是人们很感兴趣,纷纷来猜灯谜。   于是这个大难不死的元宵清了清嗓子,说到—— 听好了。远看是个驴,近看是个驴,是驴可是驴,就是不叫唤。

    他念完谜语,只听旁边有头驴在叫唤。 人们也没理会,都来猜这个谜。可是没人能猜出来。元宵高兴了—— 哈哈哈,猜不出来吧,等明年元宵节,我会公布答案。

    于是这个无耻的元宵多活了一年。可是第二年人们找不到他了,原来他已经奄奄一息,变成个臭元宵。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猥琐的不肯下汤锅的元宵,于是发明了元宵节猜谜语捏。

从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

上一篇:元宵节吃汤圆了吗?

下一篇:老乡见老乡打一时政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