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把念佛的功德全部回向我伤害过的众生后,自己会受什么利呢?

更新时间2018-04-30 16:41:15

我前世和今世伤害了太多太多的生灵,造就我今世的种种痛苦。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


按诸经分为:

  1. 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 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 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 回小向大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 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6. 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皆应回向。


只要人人做到心存善念就够了。

还是要相信科学

自己之所以受苦受难,就是因为从前对别的众生造作了种种不善,令这些众生受苦受难。他们的苦难有多重,反过来自己的苦难也多重。他们的苦难减轻了,消除了,自己的苦难也就相应的减轻,消失。他们快乐了,自己也同样快乐。所以害人者实害己,利人者实利己。断恶修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会快乐无比,幸福美满。

罪恶源于“利”,既然你念佛灭罪,就要戒“利”,心归敬,种善根,诚心持念,方可灭罪,不再堕落。


供你参考,,,O(∩_∩)O~

虽然我不信这个,但是因果报应应该是有的,而且会很准、很及时的,信则灵。

念佛的功德还是你的。

因果报应还是有的

上一篇:私下跟朋友分享色情网站违法吗?

下一篇:五一假期,乌市爱德华开展活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