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如何改善朗诵中拿腔拿调的习惯

更新时间2018-04-14 07:24:49

小学生在朗诵中有种况很普遍,就是乍一听似乎口齿清晰、声音洪量,还有抑扬顿挫,但实际上是有意识有规律的高低错落,而非适合语境,有种拿腔拿调的感觉,有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读法,怎么改变?


真正的抑扬顿挫是来自对作品的感色彩的透彻理解,然后再把理解到的感情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而孩子那种拿腔拿调的习惯只是来自一种模式化的模仿,而非真实感情的流露。所以,要纠正孩子的拿腔拿调的习惯,就要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从而深化其理解能力。另外,还可以多让孩子观摩名家阅读,从中学习技巧与感情的正确表达。比如央视有个啥阅读节目(我不记得名字了)。如果有条件,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作品内容。

告诉她们平缓,自然不做作。他们有刻意的成分,是把握不住词汇的自然语气。先从单个词语强化。他们的习惯是在最早开始,老师刻意强调声调导致的!你知道这个,就知道了办法!你可以练习一下找到他们的感觉,然后针对性的帮助他们练习、改正。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新补充的内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可是,反观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似乎越来越重视“读”的功能,“读”的时间占课堂时间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朗读是本色,本真地读,注重语调、语速的变化,也就是生活中怎么说话的,就怎么读,而朗诵是夸张的,拿腔拿调地读。孩子们在不断地看、描、写、评、改中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我觉得这就是“真”语文,没有声、光、电的渲染,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没有花里花哨的场面,只有“舞一舞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淡然!

还是要经过专业的训练

多读绕口令,区分平舌翘舌

上一篇:还是关于汉狮电子称的问题

下一篇:内涵段子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