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清朝婚俗对后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8-04-09 10:41:18

清代婚俗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

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这里仅举山西南部地区的清代婚俗加以说明①:说媒定亲是第一步。

 

  婚嫁讲究门当户对。

 

  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

 

  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况。

 

  男女双方家长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就要请来阴阳先生合八字和属相。

 

  若是马、牛相合,则认为“白马怕青牛”,此桩婚姻不吉;若是鸡、狗相合,则认为“鸡狗不到头”,此桩婚姻亦不幸。

 

  像这样的况,提亲之事自然告吹。

 

  若相合后没有什么可忌讳的,那么,亲事便可以定下,并与子女相说。

 

  换帖纳彩是第二步。

 

  之后,便要择吉日换帖。

 

  用红纸做成的帖上印着龙凤图案,内中写有门第、姓名、生辰八字。

 

  男女家换帖时,男家还要随帖送给女方24块银元和10件物品。

 

  这些物品包括裙料、袄料、喜裤料、绸缎衣料一身(算作两件)、绣花带、绣花巾、一副手镯、一对戒指、一套头饰,以取“十全十美”之意。

 

  回奉是第三步。

 

  女家收了男方的物品,便要以礼相待,设宴招待男方,俗称“吃成饭”。

 

  吃罢饭,待男方走时,要回奉物品,其中包括:文房四宝、面娃娃、糕塔(一种形似柱的馍馍,上面塑有10样果子)、10个面石榴、10包麸盐。

 

  文房四 ①参见《民俗》1988年第2期、1989年第2期,李兆祥文《晋南婚嫁旧俗》。

 

  宝则象征着未来的女婿官运亨通、学识渊博。

 

  面娃娃、糕塔、面石榴都象征着多子多福。

 

  面石榴要让女婿先吃一个,其余9个切成片送给邻里,表示婚事已定。

 

  10包麸盐要撒在公婆、妯娌的头上,象征有缘(盐)分,有福(麸)分。

 

  送彩礼是第四步。

 

  定婚后,男方准备完婚时,要再给女家备120块银元,代表10分礼;同时还要给女方六至八身绸缎衣料、一对戒指、一对耳坠、一套头饰、一条勒子及数块各色内衣料。

 

  过完大礼后,女婿便要给女家送“知帖”,“知帖”中写着结婚的日子。

 

  若女方家里收下“知帖”,就说明女方同意,这样,结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来了。

 

  踩花堂是第五步。

 

  结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里要差遣两人到男方家里踩花堂。

 

  这两个人,一个抱着瓷娃娃,打着红喜字的纱灯,另一个提着红布木箱,箱内放有一件成衣、一条系裤带、一件裙子、一双绣花鞋、一套头饰和麸盐红包及面石榴若干,最上面放着新娘的照面镜。

 

  二、三更时,到男方家门口,连放三炮,通知男方。

 

  女婿开门施礼,接过红箱后,把女方客人迎进洞房,红箱和瓷娃娃要放在炕头,女婿还要打开箱子,取镜照面,以示与新娘见面。

 

  女方客人要在瓷娃娃两腿间洒点水,象征贵子撒尿。

 

  到此,踩花堂全部结束。

 

  男方设宴招待;女方要取踩花堂钱。

 

  过嫁妆是第六步。

 

  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差人给男方送嫁妆。

 

  其中有:大立柜、帮柜、顶柜、箱子、被子、枕头、衣料、盆巾、首饰及化妆品等。

 

  还要在枕头里面装上筷子、核桃,在鞋内放上麸包,被子里缝上枣、花生,以象征女子出嫁后,能早生贵子,携带福气。

 

  送嫁妆时,女方还要遣一“小亲家”(小男孩)押妆随行。

 

  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心。

 

  嫁妆过完后,新郎着长袍短褂,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官轿迎新娘。

 

  同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

 

  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着一朵石榴花。

 

  迎亲队伍至女方门前,要鸣炮报信。

 

  女方家办事的听到炮声,要迎新郎入席,先吃“下马点心”及面食,然后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

 

  行礼之后,新郎要吃“腰食”,即饺子。

 

  “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饺馅花样很多,若食了“子果”饺子(大饺子里面包了五个小饺子),则夸女婿有“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盐饺,则开心地一笑以祝吉。

 

  吃完腰食开“正席”。

 

  而新娘此时要梳妆打扮,以做好上轿前的准备。

 

  为新娘梳妆打扮的人叫“全人”,这个人必须上有公婆,下有儿女。

 

  她要为新娘梳头、开面、清眉、搽胭脂、抹粉等等,然后戴凤冠,着霞帔和八幅绣花罗裙,脚穿红缎绣花鞋,系上裙铃、裤铃,盖上盖头,稍息后,由乐队迎往花轿前,供拜轿神。

 

  拜后,新郎新娘吃合婚饼。

 

  之后,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上轿。

 

  新郎要到花轿前拜轿,拜罢,鸣炮三响,鸣锣开道,花轿在两名小舅的监押下起轿。

 

  花轿至男家大门口,轿身要朝向喜神方向落地。

 

  新娘下轿后要踩事先铺好的红毡,手抱辐条、瓷瓶、铜镜等(象征镇邪气,带来福气),由伴娘搀扶,在新郎“同心结”的牵引下,缓缓而行;到了大门口,要从火盆、马鞍上跳过去,以示避邪恶,保证婚后生活平安、红火。

 

  在新娘行走时,男方家有二人手端五谷杂粮,向新娘身上撒掷,名曰“撒五谷”。

 

  进院后,新娘要面朝喜神而坐。

 

  之后,举行拜天地仪式。

 

  拜前,由新郎用秤杆揭取新娘盖头,俗称“称心如意”。

 

  至此,新郎、新娘见面,对天地爷牌位三叩首,到祖先堂行四拜礼,然后回至院内,叩拜父母,行夫妇对拜礼。

 

  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后,去掉镇物,行交杯酒。

 

  喝完酒,新郎新娘挽手上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为之“踩四角”。

 

  踩时,旁人念道:“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人常好着。

 

  ”踩完四角,新娘要脱去凤冠霞帔,换上红绸便装,怀抱秤、瓷瓶、箅筘,盘腿坐于炕角的斗上,名曰“坐帐”,象征新娘办事公平、周密,守口如瓶。

 

  新娘“坐帐”时,男方将设“十五圆”佳宴款待宾客。

 

  娘家人趁机看望一次新娘,从新娘那里得馒头一个。

 

  娘家人带回家扔进水缸里,象征发家。

 

  闹房是第八步。

 

  新婚之夜,新郎的好友定要闹房,闹房者不分大小。

 

  人们令新郎新娘说绕口令、唱民歌,做些相互亲昵的动作。

 

  新娘不从,可用扫帚责打新郎。

 

  闹完后,要设晚餐招待闹房者。

 

  深夜,以有人听房为吉,若无则放把扫帚以避邪。

 

  此活动要连搞三夜。

 

  回门是第九步。

 

  新婚后第二日,新婚夫妇要先行家礼,在祖先堂叩拜祖先,然后叩拜父母、亲戚。

 

  行罢家礼,新娘乘花轿回娘家,并要在天黑前赶回。

 

  至此,婚姻礼俗的全过程已基本完成。

 

  这一风俗特征,基本(蟹)能概括汉民族的婚俗特点,尽管各地略微有些区别,但大同小异,程序基本一致。


很多习俗一直被保留到现在,仍有沿袭!

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所以清朝的婚俗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最大。

清代民间婚姻习俗
清代,民间婚姻形式较为复杂,阿注婚、冥婚、走婚、空妇婚、抢婚、
小儿婚、伍和婚、入赘婚、姑舅表婚、共妻婚、典妻婚、服役婚、转房婚、
自愿婚等等。这些婚姻形式多数可囊括进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之中。
1.婚俗中的繁文缛节
(1)清代婚俗对“六礼”的承继和变异
我国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个程序,直至明代,一直延续此风。
到了清代,民间仍行“六礼”,只是名称上有些演变,风俗亦有些不同。
宫廷则只重纳采、亲迎二礼,并多了个女家“铺房”一礼。《清史稿·志第
六十四》:“凡品官论婚,先使媒妁通书,乃诹吉纳采。”婚前一日,“女
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陈衾帷、茵褥、器用具”。届日,“婿承父命亲迎”。
(2)清代汉族民间婚俗
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
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这里仅举山西南部地区的清代婚俗加以说明①:
说媒定亲是第一步。
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
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男女双方家长
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就要请来阴阳先生合八字和属相。若是马、牛
相合,则认为“白马怕青牛”,此桩婚姻不吉;若是鸡、狗相合,则认为“鸡
狗不到头”,此桩婚姻亦不幸。像这样的情况,提亲之事自然告吹。若相合
后没有什么可忌讳的,那么,亲事便可以定下,并与子女相说。
换帖纳彩是第二步。
之后,便要择吉日换帖。用红纸做成的帖上印着龙凤图案,内中写有门
第、姓名、生辰八字。男女家换帖时,男家还要随帖送给女方24块银元和
10件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裙料、袄料、喜裤料、绸缎衣料一身(算作两件)、
绣花带、绣花巾、一副手镯、一对戒指、一套头饰,以取“十全十美”之意。
回奉是第三步。
女家收了男方的物品,便要以礼相待,设宴招待男方,俗称“吃成饭”。
吃罢饭,待男方走时,要回奉物品,其中包括:文房四宝、面娃娃、糕塔(一
种形似柱的馍馍,上面塑有10样果子)、10个面石榴、10包麸盐。文房四
 
①参见《民俗》1988年第2期、1989年第2期,李兆祥文《晋南婚嫁旧俗》。
宝则象征着未来的女婿官运亨通、学识渊博。面娃娃、糕塔、面石榴都象征
着多子多福。面石榴要让女婿先吃一个,其余9个切成片送给邻里,表示婚
事已定。10包麸盐要撒在公婆、妯娌的头上,象征有缘(盐)分,有福(麸)
分。
送彩礼是第四步。
定婚后,男方准备完婚时,要再给女家备120块银元,代表10分礼;
同时还要给女方六至八身绸缎衣料、一对戒指、一对耳坠、一套头饰、一条
勒子及数块各色内衣料。过完大礼后,女婿便要给女家送“知帖”,“知帖”
中写着结婚的日子。若女方家里收下“知帖”,就说明女方同意,这样,结
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来了。
踩花堂是第五步。
结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里要差遣两人到男方家里踩花堂。这两个人,
一个抱着瓷娃娃,打着红喜字的纱灯,另一个提着红布木箱,箱内放有一件
成衣、一条系裤带、一件裙子、一双绣花鞋、一套头饰和麸盐红包及面石榴
若干,最上面放着新娘的照面镜。二、三更时,到男方家门口,连放三炮,
通知男方。女婿开门施礼,接过红箱后,把女方客人迎进洞房,红箱和瓷娃
娃要放在炕头,女婿还要打开箱子,取镜照面,以示与新娘见面。女方客人
要在瓷娃娃两腿间洒点水,象征贵子撒尿。到此,踩花堂全部结束。男方设
宴招待;女方要取踩花堂钱。
过嫁妆是第六步。
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差人给男方送嫁妆。其中有:大立柜、帮柜、顶
柜、箱子、被子、枕头、衣料、盆巾、首饰及化妆品等。还要在枕头里面装
上筷子、核桃,在鞋内放上麸包,被子里缝上枣、花生,以象征女子出嫁后,
能早生贵子,携带福气。送嫁妆时,女方还要遣一“小亲家”(小男孩)押
妆随行。
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
心。
嫁妆过完后,新郎着长袍短褂,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官轿迎新娘。同
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
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
着一朵石榴花。
迎亲队伍至女方门前,要鸣炮报信。
女方家办事的听到炮声,要迎新郎入席,先吃“下马点心”及面食,然
后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
行礼之后,新郎要吃“腰食”,即饺子。“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饺
馅花样很多,若食了“子果”饺子(大饺子里面包了五个小饺子),则夸女
婿有“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盐饺,则开心地一笑以祝吉。吃完腰
食开“正席”。
而新娘此时要梳妆打扮,以做好上轿前的准备。为新娘梳妆打扮的人叫
“全人”,这个人必须上有公婆,下有儿女。她要为新娘梳头、开面、清眉、
搽胭脂、抹粉等等,然后戴凤冠,着霞帔和八幅绣花罗裙,脚穿红缎绣花鞋,
系上裙铃、裤铃,盖上盖头,稍息后,由乐队迎往花轿前,供拜轿神。拜后,
新郎新娘吃合婚饼。之后,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上轿。新郎要到花轿前拜轿,
拜罢,鸣炮三响,鸣锣开道,花轿在两名小舅的监押下起轿。
花轿至男家大门口,轿身要朝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下轿后要踩事先铺
好的红毡,手抱辐条、瓷瓶、铜镜等(象征镇邪气,带来福气),由伴娘搀
扶,在新郎“同心结”的牵引下,缓缓而行;到了大门口,要从火盆、马鞍
上跳过去,以示避邪恶,保证婚后生活平安、红火。在新娘行走时,男方家
有二人手端五谷杂粮,向新娘身上撒掷,名曰“撒五谷”。进院后,新娘要
面朝喜神而坐。
之后,举行拜天地仪式。拜前,由新郎用秤杆揭取新娘盖头,俗称“称
心如意”。至此,新郎、新娘见面,对天地爷牌位三叩首,到祖先堂行四拜
礼,然后回至院内,叩拜父母,行夫妇对拜礼。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后,去掉镇物,行交杯酒。喝完酒,新郎新娘挽手上床,左转三
圈,右转三圈,为之“踩四角”。踩时,旁人念道:“踩,踩,踩四角,四
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人常好着。”踩完四角,新娘要脱
去凤冠霞帔,换上红绸便装,怀抱秤、瓷瓶、箅筘,盘腿坐于炕角的斗上,
名曰“坐帐”,象征新娘办事公平、周密,守口如瓶。
新娘“坐帐”时,男方将设“十五圆”佳宴款待宾客。娘家人趁机看望
一次新娘,从新娘那里得馒头一个。娘家人带回家扔进水缸里,象征发家。
闹房是第八步。
新婚之夜,新郎的好友定要闹房,闹房者不分大小。人们令新郎新娘说
绕口令、唱民歌,做些相互亲昵的动作。新娘不从,可用扫帚责打新郎。闹
完后,要设晚餐招待闹房者。深夜,以有人听房为吉,若无则放把扫帚以避
邪。此活动要连搞三夜。
回门是第九步。
新婚后第二日,新婚夫妇要先行家礼,在祖先堂叩拜祖先,然后叩拜父
母、亲戚。行罢家礼,新娘乘花轿回娘家,并要在天黑前赶回。
至此,婚姻礼俗的全过程已基本完成。这一风俗特征,基本(蟹)能概括汉民
族的婚俗特点,尽管各地略微有些区别,但大同小异,程序基本一致。(3)
汉族婚俗对少数民族婚俗的影响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婚俗受汉族婚俗影响,出现了媒人说合——
汉至清雍正年间,湘西土家族人结亲从来不用媒人。每年正月,男女老
少聚集摆手堂跳摆手舞时,青年男女便开始选择、物色各自中意的对象。跳
完摆手舞后,老人、已婚男女和小孩都退出摆手堂,余下未婚男女尽情歌舞、
自由择偶。当双方都满意,并得到土老师(土家族巫师)同意后,便可订婚。
能不能把新娘接到家中,还要以双方的武力胜败来决定。男女双方要比武
功,有鸡形拳、扫帚棍、四门耙、跳桌子、标风车、骑马射箭等等,只要男
方战胜了女方,便在女方袖上系红绿丝线,由女方的亲兄或亲妹引至男方家
完婚。清雍正七年,当地施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这一举措,继而
也导致了汉民族的经济与文化对该地区、该民族的渗透和影响。土家族的婚
俗从此出现了汉民族婚俗制中的媒人说合定亲①。
布依族的包办婚姻——
改土归流后,布依族婚俗中出现了传统婚俗与被接受的汉族婚俗并存不
悖的情形。允许男女青年“浪哨”(谈情说爱)。这是承袭古俗的一种谈情
说爱方式,每一位布依族的男青年到了十四、五岁便必须会对歌,必须学会
浪哨,若不会浪哨,则会被别人视为没出息、没本身。浪哨是不被家长限制
的,男女青年可尽情尽兴的浪哨,互送定情物;但婚姻却要由父母包办,要
请媒人说合,这明显是受汉族婚俗的影响所致。布依族称媒人为“补事”,
一般由寨子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男方父母请补事去女方家说亲,要带一
封红糖,若女家收下说亲糖,则证明女家同意这门婚事,双方可择吉日举行
订婚仪式。布依族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只有浪哨的自由,没有婚姻的自由;
婚姻必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苗族婚俗中浩繁的馈送礼——
改土归流后,苗族婚嫁过程中的送礼风受汉族影响,愈演愈烈。说亲时,
媒人要替男方送给女家两只杀好的鸡,两升炒熟的荞麦面,几个鸡蛋和一瓶
酒。定亲时,男方要带同前一样的礼物(并使礼物的量大于前次几倍)去女
方家相亲。订婚后半月内举行“小娶”仪式。“小娶”后大约一至三年内举
行“大娶”仪式,“大娶”定日子,媒人还要替男方送给女方同前一样的礼
物。在“大娶”那一日,新郎要带给新娘家一头大肥猪(称作新郎猪)、一
头耕牛和一只羊作为接亲之厚礼,其中新郎猪是用于办婚礼招待客人的,耕
牛是赔偿新娘父母对新娘的抚养费,羊则用于馈送新娘的舅舅(称作“还娘
头钱”)。除这些厚礼外,还要送两只鸡、鸡蛋(数量要足够女方家人参加
大娶婚礼时平均每人食一个)、酒(足够使女方家所有参加婚礼的主客喝
醉)、炒面(足够参加者每人食一顿早餐)。这些东西只能是女方家主、客
人吃,新郎家去参加大娶婚礼的人不得食用一星一点,否则将被视为无礼。
“大娶”婚礼之后,新郎要将新娘接回家,对陪送新娘的5至16名男女青
年,新郎家要在他们返回时,送给他们“谢礼”,男的送一头猪、女的则送
一只鸡,有几个人就送几个。当然夫妇首次回娘家作客时,要送回门礼,其
中包括猪肉、鸡、鸡蛋和炒面等物,数量必须达到女方家所有叔伯兄弟们每
人一份。新夫妇返回婆家时,女家回赠的礼物亦很多,包括牛、马、绵羊、
山羊、猪及鸡等,而且要成双成对的送,除外叔伯兄弟每家也要送牛、马、
 
①参见刘黎光文《土家族婚俗》,载自《苗岭风谣》1987年总3期。
猪、羊等各一头。男女双方的父母或兄弟互相作客于对方家时,还要互送走
亲礼。可见苗族婚嫁礼馈赠之浩繁。
(4)侗族对婚姻“六礼”制的改革
侗族,作为西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婚俗亦十分古朴、简单。玩
山对歌结恋情,相约便可成婚配,并无繁文缛节。由于汉文化的渗透,特别
是改土归流后,汉文化、经济对侗族地区的影响,致使缔结婚姻亦按“六礼”
循规蹈矩,礼节越来越繁琐、彩礼愈收愈贵重,无钱娶亲而“悬搁终身”的
人有之,为娶亲“倾家荡产”的人有之。
对于这种陋弊之俗,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贵州锦屏婆洞十寨的寨
老共同议定了八条乡规民约(称为“八议”),对婚姻“六礼”制进行了一
场重大改革,并将其铭刻于碑石,令子孙世代遵守。
这“八议”①内容如下:
一议:行亲之家,财礼六两,女家全受,舅父只收酒肉,水礼财礼不妄
受分毫。
二议:送亲礼物,只许糍粑一槽,其酒肉多寡,听其自便。
三议:送陪亲婆礼,只许酒肉,不得又送糍粑
四议:嫁女之家,妆奁多寡,随便其有。手中概行禁止。
五议:纳采之后,禁止节礼。日后行亲节礼,只许馈送一年。
六议:喜忧礼物,禁送卷联祭轴。
七议:姑表结亲,不得混赖,必要庚书媒帖为凭,其财礼仍照六两。
八议:生男育女之家,只许嫡亲送礼,不许搭礼。
这“八议”减轻了男女双方的经济负担,禁止了不必要的礼节,破除了
陈规陋俗。由于规定因时制宜,执行十分严格,因此,这场婚姻改革非常成
功,重又形成了一种简朴的婚姻习俗,而且一直沿袭至今。
①参见杨通山等人编《侗家风情录》第92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2.清代奇婚异俗
清代的婚姻形式多承袭古俗,但也有在内容或形式上发生了些许变化的
新俗。同时,清政(蟹)府对一些陋俗严加禁止,致使一些婚俗逐渐走向消亡。
(1)泉州冥婚
冥婚,周代便已流传,并为禁止之俗。此俗虽被禁止,但由于帝王将相带头推行,故盛行不衰。其形式为替两家的亡男女合葬定婚。可是,到了清代,福建泉州地区的冥婚已经发展到“娶木主”和“娶烈女”的地步。
娶木主有两种新类型:
一是女方未婚先死,男方在另择配偶结婚前,要先迎已死的原配者的木主,第二日才可迎后配的新娘。整个仪式分在两天进行。第一日,先用花轿迎娶已故原配者的木主。木主完全按活人装扮,用芋魁作头,插上首饰花针和花朵,披上头巾,戴上首饰,如活人一般迎进洞房,置于眠床架上。第二日,再用花轿迎娶后配的新娘。新娘入洞房后,先立于门后,双手捧拜木主,口称姐姐。陪伴者念道:“拜阿姐,拜得心欢喜,桃花来接李。”说完,将木主送上厅堂就位。
二是姑娘尚未定婚先死,她的父母为了能给她找到配偶,便将她的婢女作为新娘,抱着死者的木主出嫁。这种婚姻只有家境贫困的男人才愿意接受。男方可从这门婚事中减免全部聘金和彩礼,同时又得到可观的嫁妆。“娶烈女”,即男方定婚后,男方忽然死亡,女方不敢违约另嫁,只好作为烈女被男家迎娶进门。迎娶时,其女要照新娘的装束戴花冠、乘花轿,男方邀乡老长辈迎接。烈女进门后,将被送入烈女房,脱去喜服,换上孝衣,到厅堂拜天地与公婆,并随男方家人痛哭一场。清代,烈女的生活十分不幸,一进夫家就被关进烈女房,终日不得出来与外人接触,房门及窗均紧闭或遮盖,唯有一妇女服侍其生活。
(2)蒙古族的走婚
在川滇交界地区居住的蒙古族,有一种独特的婚姻形式——走婚。
据说这种走婚风俗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当地的蒙古族土司对租种土地的
蒙古族贫民实行租税制。贫民除了要向土司按地的优劣缴纳不同价格的地租
外,还要缴纳30余种税。其中一种叫婚礼税,该税规定:凡辖区内的蒙古
族贫民结婚,都要按所种土地的等级缴纳与地租同等数量的订婚税和结婚税
①。如此沉重的婚姻税,导致没有任何支付能力的蒙古族贫民在税制的缝隙
中,寻到了一种可行的婚姻形式,这就是走婚制。他们背着土司开始了秘密
婚姻生活:男不到女家落户,女不到男家落户,男方早出晚归,其子女跟随
母亲,家庭由女方的兄弟照料。即使“走婚”,也要按规矩办事,订婚时要
请媒人说亲;婚姻大事要由男女双方的父母作主,只有父母同意后,男女双
方才能交换定婚礼物;结成秘密夫妻后,男女双方均不得另求新欢。
当这种独特的婚俗在下层流行开来后,土司得知亦加以限制,但收效甚
微,最后,土司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顺其自然的办法一了百
了,致使这种婚制从秘密走向公开。
①参见王德祥、罗仁贵文《川滇交界蒙古族的走婚制》,载《民俗》杂志1992年第1期。
 
(3)广东空妇婚
空妇婚是指未婚夫不在家而娶妻的婚俗形式。这种婚姻形式在广东较为流行。近人徐珂在《清稗类钞·婚姻类》中说:“粤东有被人掠卖至外国为苦工者曰猪仔,若其家已为聘妻,久俟不归,则仍迎娶如仪”。婚礼仍很隆重,女用花轿迎进男家门,只是行礼交拜时,新娘左侧,以一雄鸡代替新郎。
新娘婚后,有的终生见不到丈夫,有的见到丈夫时也已老矣。
新娘嫁至新郎家,必须恪守规矩,不得与外人亲近,更不得与其他男子
 
发生性关系,否则,会遭到族人的严惩。
(4)侗族抢婚
抢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起源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解体时,妇女不甘嫁至男方氏族部落,于是出现强制性的抢
婚。
清代,抢婚之俗仍屡见记载之中,清赵翼《陔余丛考》中说:“村俗有
婚姻议财不谐,而纠众劫女成亲者,谓之抢亲。”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婚
姻类》中谈到有强抢寡妇为妻的,“浙江新昌俗例,凡孀妇无子,强横者每
伺其葬夫时劫之,无过问者”。
抢婚,亦是侗族古老婚俗,至清,其抢婚性质已发生质变,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抢掠,而是带娱乐游戏色彩的佯抢。在湖南和贵州的毗邻地区,男方
要想把心上人娶到家,必须采取抢的方式。男方村寨的后生择吉夜,浩浩荡
荡直奔女家村寨,一路上火把之光跳跃,鼓乐齐鸣。女家村寨的妇女们早就
准备好五、六尺长的竹片(称为“响蔑”)和桃枝扎成的条帚,在寨内各隐
蔽点等待男方的到来。当抢亲的小伙子进村后,姑娘们使用条帚、响篾劈头
盖脸地痛打,直至被小伙子们缴了械才算罢休。小伙子们免了皮肉之痛后便
在姑娘群中寻找新娘,小伙子们受尽捉弄,直到鸡啼三遍后,才能抢到用红
绳缠绕新草鞋的新娘。抢到后,他们要冲破姑娘们层层围追堵截,将新娘背
出寨。之后,鼓乐齐鸣,连放三炮,以示抢到新娘,凯旋而归。
(5)强令禁止的小儿婚
小儿婚是包办婚姻畸形发展的产物,较具代表性的有指腹婚、襁褓婚和
童养婚。这几种婚姻形式都比较古老,至清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推
进了文明的进程,很多人意识到这种婚姻的鄙陋之处,开始出现对前两种婚
姻的明文禁令。
对指腹婚,许多宗族竭力反对,并立家规明令禁止。湖南宁乡《陶氏家
谱·家约》规定:“戒指腹为婚”。从欧阳宗书先生搜集到的家谱中,可见
这种禁令亦存在于安徽、江西的一些宗族的族规之中①。
襁褓婚,也是一种变态的幼儿婚姻,只是相约于婴儿襁褓期。这种婚姻
曾在宗族社会中盛行,有相当的市场,甚至还有被树立典范加以颂扬的烈女
(实为襁褓婚的牺牲品)。这种婚姻的结果,造成了许多无辜者不幸的生活
悲剧。清代,不少宗族也制定了宗规对此加以禁止。
童养婚即童养媳婚,亦是一种变态小儿婚形式,但在各地宗族中普遍盛
行,未见有何禁令。究其原因,包办婚姻的双方父母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
女方家是因贫穷,养不活女孩,故将其送至富裕人家做童养媳,此举目的是
为让孩子能有条活路。而男方家则白白得了个劳力、奴婢,何乐而不为,加
上婚娶简单,不用出定亲礼物,故许多有钱人家愿做此笔“买卖”。这正是
 
①参见欧阳宗书文《合二姓之好,传祖宗血脉》,载《中国民间文化》第七集。
童养婚盛行不禁的原因。
(6)被朝廷废止的高山族从妻居入赘婚
至清代,台湾高山族仍盛行从妻居的入赘婚,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母系社
会对偶婚的一种延续。在整个婚姻缔结过程中,女方占有绝对主动权。找对
象是由女方主动找男方;找到后男方便可到女方家同居三年,其表现如若令
姑娘满意,三年后便可正式结婚;正式结婚也要举行婚礼仪式,结婚那天,
新娘要在亲友的陪同下到男方家去迎娶新郎。男方家陪送新郎的嫁妆为狩猎
工具、生产工具及几件衣服。婚礼仪式上,两家父母要坐在一起饮酒为贺,
青年男女饮酒歌舞使婚庆达到高潮。
此婚俗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渐废。
(7)改贱为良的杭州九姓渔户婚
杭州九姓渔户是指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据说,他们
的祖先是陈友谅的部属。陈友谅曾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朱元璋称帝
后,将其部属贬为渔户贱民,不许他们上岸与平民通婚。清道光、咸丰年间,
九姓渔民尚有船1000多只,职业为货运、捕鱼,其家属随船卖唱。清同治
五年,九姓渔户被朝廷获准改贱为良,并发了准予改贱为良的执照。
明初,九姓渔户只能在九姓内通婚,结婚仪式较简单,由男家船接近女
家船,保持三尺距离,新娘端坐木盆之中,由女家船浮至男家船,便成婚配。
清同治以后,九姓渔户因改贱为良,使他们能够上岸与平民接触,这种
接触亦使他们接受了平民文化,最显著的表现为婚姻习俗日趋复杂,将“六
礼”之俗拿来并全面接受、吸收,融进他们特有的婚俗之中,其过程如下:
双方家长包办婚姻。
订婚时要送彩礼。彩礼包括已讲明的聘金,还有“十六盘”或“二十四
盘”礼品,即便是贫困户也至少要送“八盘”。“十六盘”礼品包括:猪肉、
鲜鱼、山粉、索面、馒头、布匹、金鸡(四盘)、猪蹄(四盘)、银元(二
盘)等等。订婚后,男方每年还要向女家送“三节”(即逢端午、中秋、春
节送礼品)。
结婚前三天,男方要送二担柴、二担炭及酒肉给女家,以备嫁女之用。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请帮忙人,总人数要为双数。其中一部分派到女家
帮忙,一部分留在自家船上帮忙,还有一对利市人。女利市人到女家船上服
务,男利市人留在男方船上服务。傍晚开始送嫁妆。送嫁妆时,男女双方家
的船只要并排停泊,中间铺跳板。女利市人站在女方船头,手拿钩秤,帮忙
送一件嫁妆,女利市人即刻喊一句:“称一斤”,男利市人站在男船船头应
声喊道:“长千金”,接着把嫁妆接过来传至新房里。就这样,送一件,女
方喊一句,男方接一句,所喊所应利市话都有俗规。嫁妆有:子孙桶(马桶)、
大小脚盆、红漆托盘,以及衣服、箱子之类。送妆结束后,女方要请男方帮
忙人吃晚饭。
新娘在家进行的谢礼活动是在结婚前一天晚上(送完嫁妆、吃罢饭)举
行。整个船上,挂灯结彩,红烛高照,男女双方船上各挂一面大铜锣,齐声
敲打13下。新娘边哭边向父母、兄弟、姐妹、亲戚谢拜,拜后,每人都要
给新娘一个红包,称为“谢礼”。不独新娘要“哭嫁”,她的母亲、姐妹亦
要“陪哭”。当新娘起身将去新郎船时,岳母面对新郎的船教训女婿,不要
欺侮她的女儿,夫妻双双要和睦。新郎听到岳母这番话后,必须以最快的速
度从自己家的船上走到新娘家的船上,面对岳母双膝跪下,口说“听岳母吩
咐,一定记住!”讲完后,迅速逃回自家船上,否则若被女家亲朋抓住,会
挨罚。之后,女利市人为新娘梳头、绞面,新娘随参拜祖宗父母,接着坐在
一竹团筛中等候。起身前,新娘要吃“离娘饭”,由利市人喂吃,喂一口,
说一句利市话。
男方接新娘,要用接亲船,俗称“轿船”。这条船要与女方船并排,但
相距必须是一米,不得靠拢,否则会认为不吉利。抛新娘的这个人要站在女
方船上,该人的挑选很有讲头,首先要体格强壮,还要利市(即父母双全、
夫妻和睦、经济状况良好、有子有女),要身着新衣,腋下捆着阔带(带子
由两个帮忙人拉牢,以作保险),一脚顶住船沿,一脚在后,作马步势等待。
新娘起身后,女利市人立刻招呼,并喊:“千金小姐送上来。”男利市人接
喊:“皇孙公子站起来,珍珠凉伞撑起来。”在喊的同时,女方要放火炮三
响,第一响为“招呼炮”;第二响为“动手炮”;第三响为“胜利炮”。在
放第三炮时,抛新娘的人迅速拖住新娘,一手托其背,一手托其臀,用力向
男方船上抛去。男船接新娘的人稳稳当当接住,并让新娘站在船头铺着袋子
的地上,这时站在篙旁的人拔起竹篙,撑船打三个圈后,向上游开去。
新郎、新娘站在“轿船”的船头,两位手持燃烛的姑娘陪伴于他们俩人
身旁,帮忙人拿出准备好的百果盒(内放枣、花生、桂圆、莲子、炒榧、松
子等),摆在船头,点上香,新郎、新娘对天膜拜。拜完天帝,新郎、新娘
一前一后走到长辈床前跪拜,俗称“分大小”,受拜者要拿出红纸包作为见
面礼送给他们。此时已值第二日(后夜),男方的“轿船”和女方的船又并
在一起,叫“并彩”。二船搭好跳板,来往穿梭,男方拿出肉圆酒,请双方
亲戚、朋友和帮忙人畅饮。婚庆进入高潮。
新郎、新娘入洞房时,新娘要从船尾出阁,新郎要爬上船蓬背,然后爬
至船尾进入船舱,这才算入了洞房。结婚这一夜,大家要闹新房。
三朝,夫妻要双双回拜岳父母,叫“回门”。岳父要摆酒请女婿。新郎
要带些红纸包,凡小辈来见,都要分送一个①。
清代杭州九姓渔户的婚俗比之明代,要繁杂、隆重得多,而这种显著变
化,不仅取决于他们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且也是他们改贱为良后
与平民文化交融发展的必然结果。

讲究门当户对以及包办婚姻,在现在人们依然讲究门当户对,对彩礼、姻亲的步骤都有极大的讲究。

应该说有一定的影响。时至今日,现在的婚俗也是有选择的继承了一些清朝的婚俗。另外有一些所谓的婚俗,不过是本地人约定俗成的而已。

上一篇:一带一路体现了北京什么的城市职能

下一篇:河南林颖县到山东龙口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