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秭归民间艺术有什么

更新时间2018-04-08 07:31:04

秭归屈原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1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1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秭归花鼓舞

  秭归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既是中国脐橙之乡,又是民间歌舞之乡。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就诞生在这里。秭归的柑桔闻名遐迩,秭归的文化源远流长,秭归的花鼓舞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茅坪建东花鼓就被宜昌地区列为“七鼓一曲”特色艺种,一九八八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编入《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一九八一年被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由此证明,秭归花鼓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价值,同时也为后人了解秭归民间艺术,弘扬秭归的屈原文化,创造秭归特色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秭归县文化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与我县文艺创作室联袂将具有浓郁秭归秭归特色的建东花鼓、地花鼓、跳花鼓、三闾花鼓子等整理编排成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广场舞蹈,其音乐悦耳动听,舞姿优美流畅,绪热烈,赏心悦目,群众参与性极强,一听一看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从音乐到舞蹈都充分展示了秭归花鼓舞的独特魅力。  秭归民间打花鼓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今仍流传民间。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家乡三闾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舞种“三闾花鼓子”,该舞由旦角、丑角两人表演,多人击乐。其表现形式别具一格:表演者手持折扇和红色手帕,身着亮丽的服饰和独具特色的精美头饰,旦交脚穿绣花鞋、,丑角脚穿麻布草鞋,边歌边舞,间插道白。每逢五月初五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时,他们就在屈原庙前举行花灯盛会,表演土色土香的花鼓子,自后每逢佳节,或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新居落成、老人祝寿时,均有百姓自发组织的花灯班子在城镇乡村、稻场、堂屋等地进行表演。  新的《秭归花鼓舞》是由传统的花鼓子发展而来,主要以建东花鼓、三闾花鼓子、跳花鼓等为核心,以花鼓的“大锣腔”长唱腔为基调,以小锣腔、端阳腔、信阳腔等曲牌和锣鼓点子为主体音乐,以蹶子绕花步,一路顺风、丹凤朝阳、龙灯步等花鼓的特色动作为主体舞蹈语汇,以潇洒大方、妙趣横生、脉脉含、逗恋不舍、风趣诙谐的舞姿为舞蹈的基本内核,在表现形式上,右手持扇,左手握绢,双人对跳。情绪喜庆热烈、欢快。  《秭归花鼓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倍受广大市民的青睐。为了支持子规的工艺文化事业,弘扬秭归民族文化,使《秭归花鼓舞》推而广之,我们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县文化旅游局、县妇联连续举办了两届“国寿杯”花鼓舞比赛,有近30个队400余人参加,使《秭归花鼓舞》的推广有了实质性进展;2002年9月,196人的秭归花鼓舞表演队参加“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表演,进展风采,成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而今,“秭归花鼓舞”已经注册,但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坚强后盾,我们将继续努力,使之“秭归花鼓舞”走出峡江,走出宜昌,走向世界。

 

杨林堂鼓

  有深山“天籁之音”之称的杨林堂鼓,今春起在三峡链子崖景区定点演出,来自秭归县的谭本高等8位农民艺人,用架子鼓、唢呐、大锣等器乐的变幻演奏,让游客享受了一道原始古朴、自然醇厚的音乐大餐。  杨林堂鼓的主要乐器有大小堂鼓、大小锣、小镲以及唢呐和长号。大小堂鼓和大锣由一个人演奏,将大小不等的堂鼓呈弧形排列于支架之上,锣用一个木杈拴在一旁,其形式有点像西方的架子鼓。杨林堂鼓的唢呐、长号的吹奏有多门绝技,如二龙抱柱、双龙过江、冲天号、单打独奏等。二龙抱柱即一人按唢呐,由另一个人吹奏,二人合演抱柱动作;双龙过江即两人双手交错,互按互吹;冲天号即手执长号或唢呐表演仰天摔、前后滚翻仍吹奏不息;单打独奏即一个人同时演奏多门乐器,既要手执唢呐吹奏,又要通过翻滚用脚不断地打锣敲鼓。  杨林堂鼓属于湖北省民间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是古代宫廷音乐与民间吹打乐相结合的产物,有36调72曲牌,主要流传于三峡库区秭归县杨林桥镇的金竹园和响水洞一带。杨林堂鼓的各个曲牌都是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产生,用于特定的场合,每一个曲牌便是用音乐记述的一个故事,讲述的一段历史。如《朝班》、《上马曲》、《下马曲》、《东宫》、《西宫》、《朝弄山》等古调,据传源自宫廷。而《挥线拍子》、《草鞋调》、《梳栉子》、《戒指子》、《茶调》、《喂猪调》、《放羊》、《采茶》等,则直接来自民间生活。  地处深山的秭归县杨林桥镇现在有6个“堂鼓班子”活跃于农村的红白喜事,现有两个班子被请进风景区为游客表演。

 

薅草锣鼓是秭归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屈乡民俗文化的艺术瑰宝。2007年6月,以秭归县沙镇溪镇为典型代表的秭归薅草锣鼓,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秭归县屈原传说、建东花鼓戏、秭归花鼓舞曾经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上一篇:在《说和做》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何处

下一篇:用棉签画豆芽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