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一名体育教师应着重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

更新时间2018-03-23 08:27:33

一、 “健康第一”,指导全局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人们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正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也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其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其身体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并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另外还要注意休闲运动处方的科学设计、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运动恢复、运动营养的科学指导,加强防病抗病、预防运动损伤、强身健心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努力使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二、学生为主,公平对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并且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三、转换角色,重组关系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需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体质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课堂的指挥者变成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在整个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这样就可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我教你学,因材施教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因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而存在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小学生跳短绳,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在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师应注意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一旦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对跳绳充满兴趣。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要从单一到多样,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进行合理搭配,这是新课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五、自身形象,健康塑造

新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教学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牢固的事业思想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一个体育教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知一些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积极的创新精神、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等,那么他就会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形象,能够为人师表,这样就会提高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

谢谢


首先是师德,其次是业务水平,然后是团队合作。

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最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

首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师本职工作。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养,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德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第二,提升自身的专业业务素质。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这是对体育教师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与技能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各种教学计划与方案,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又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水平上。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的组织能力越强,教学技能技艺越高,就越能组织和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努力探索创新的科研能力。 体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体育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探索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绝不是知识技术的灌输者,应该是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第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作为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理论与示范能力

上一篇:2018款哈弗h2与h2s轮胎尺寸、轮毂尺寸是一样吗

下一篇:为什么中国足球这么差